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题 解】

这首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军府在轮台)时作。本诗是送给离开驻地回京的武姓的判官的。全诗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是一首咏雪送友之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奇”。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前十句重在咏雪,写雪景之奇,寒冷之奇;后十句侧重送别,也写奇景。诗人为读者奉上了壮丽的北国风光,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深情厚谊。

全诗充满奇思妙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仿若神来之笔,“妙手回春”,将雪花比作梨花,形象新奇,取譬精妙,把风吹雪舞、天寒地冻的塞外风光,变成了梨花竞放春意盎然的南国美景。全诗不仅让人领略到塞外奇观,而且赋予冰冷的雪景以蓬勃的生气;不仅写出雪来得急,也传达出作者惊喜好奇的心境。如此壮美意境,是诗人浪漫奔放的诗情的体现。

另外,写景色彩鲜明,语言明朗优美,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配合。笔力雄健,有大笔挥洒,也有细节勾勒,无不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感受力。

猜你喜欢
  • 苏轼《寄虎儿》全诗鉴赏

    独倚桄榔树,间挑荜拨根。谋生看拙否,送老此蛮村。

  •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全诗翻译赏析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诗鉴赏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度过了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大概作于贬所,因秋

  • 《新月》鉴赏

    作者: 樊洛平

  • 乐冰《走进英雄的丛林》

    母瑞山尘世里,只有抱紧信仰抱紧一颗忠诚的心才不会迷路,才不会把自己丢失不管路多么遥远只有一颗虔诚的心才能抵达一尊《艰苦岁月》的雕塑

  • 李商隐《无题四首》全诗赏析

    (其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其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

  • [战国]荀子《劝学》原文与译文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较之孔孟不同的是,他几乎博通诸子百家学问,是汉代之前学贯百家的儒学大师,且以学问之广、思想之深而言,事实上超越了孔孟。其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人定胜天”“性本恶”“隆礼重法”“法后王”。

  • 刘禹锡《有所嗟二首》全诗赏析

    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相逢相笑尽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鄂渚濛濛烟雨微,女郎魂逐暮云归。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

  • 虎坐莲台补充歇后语,有关莲的歇后语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虎坐莲台补充歇后语,内容包括虎坐莲台歇后语,虎坐莲台——()(填歇后语),虎坐莲台歇后语。陈世美不认秦香莲 喜新厌旧 成熟的莲子 心里苦 池塘里的莲藕 嫩的好 大雁吃莲秆 直脖啦 高山上的雪莲 不可多得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 不分

  • “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出处】唐刘方平《 月夜/夜月 》。 【意思】今夜小虫开始感受到春天 暖和的气息,它们的叫声初次透进绿色 的窗纱。偏知:犹言方知。新:初、刚。 【鉴赏】在这样

  • 黄庭坚《听宋宗儒摘阮歌》鉴赏、赏析和解读

    翰林尚书宋公子,文采风流今尚尔。 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 貌如千岁枯松枝,落魄酒中无定止。 得钱百万送酒家,一笑不问今余几。 手挥琵琶送飞鸿,促弦聒醉惊客起: 寒虫催织月笼秋,独雁叫群天拍水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