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
【题 解】
“夸父逐日”是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神话。它讲述的是上古时期,神人夸父追赶太阳,最终受渴而死的故事。本文对“夸父逐日”的情节有较详尽的描述,表现了夸父英勇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生俱来。“夸父逐日”和同出于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及出于列子的“愚公移山”一样,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探索和对人类自身的挑战。
夸父逐日一文异常朴素、简约,全文不足40字,但故事情节完整,写作手法灵巧,蕴含的意义又十分丰富。
从故事情节上看,全文虽只三言两语,但故事的开端——为“逐”日而“渴”,故事的发展——“欲得饮”而“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故事的高潮、结局——“未至,道渴而死”,故事的尾声——“弃其杖,化为邓林”等,各个环节无一缺漏。此外,“入日”二字体现了故事的时间推进,“河、渭不足,北饮大泽”等细节又体现了故事的空间推移。这些都可看出古人叙述故事的完整性,这种创作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创作。
在写作手法上,本文也颇有独特之处。例如,仅用一个“逐”字,就将夸父不甘“日”后的斗志表现无遗,充分体现了夸父积极的人生态度。又如写夸父的“渴”,作者不直接说他渴得如何难受,只是描述他喝干了黄河水和渭河水,还要去北方找“大泽”再喝!这一夸张的写法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了夸父渴的程度。而最终的“道渴而死”,既和“逐日”的情节相照应(人怎能与日相逐),又让人感到了人物结局的悲壮(“知其不可而为之”)。故事的结尾部分尤其神奇诡丽,夸父留下的手杖竟然化作一片美丽的桃林,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除了体现人们对夸父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的赞颂以外,是否也暗示了人民对征服自然有着极端乐观的态度呢?
随着历史的沿革,后人对“夸父逐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傻——人怎么能追上太阳呢?有人说他高明——只要拥有信念和理想,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不管你如何认为,一篇几千年前的简短的远古神话,能引发你的个人思考,那它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全诗】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文案吧,文案用以宣泄自己的情绪,调节心情。究竟什么样的文案才是特别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夏天的唯美文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天的唯美文案1 1、树叶低着头,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埋怨太阳公公把阳光变得这么强烈,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太阳把地面照得滚烫滚烫的,小草禁不住太阳公公的暴晒,连叶子全都卷成了细条了。 2、天渐渐热起来了,炎热的
-
沙滩上的光芒春日的沙滩上,一片交织的光芒在流动有时它也流动在屋顶高过屋顶的树叶,和你醒来的某个早晨那是因为,在我们内心也有一片光芒
-
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展香裀,帐前明画烛。眼波长,斜浸鬓云绿。看不足。苦残宵、更漏促。
-
曾有人惦记着远方的行客,痴情地凝望着天际的云霞。看它幻作为舟,为车,为骑,为舆,为桥梁,为栈道,为平原,为崇岭,为江河,为大海,为渡头,为关隘,为桃柳夹岸的御河,为辙迹纵横的古道,私心嘱咐着何处可以投
-
【注释】:原题:淳熙戊戌将命广东侍亲携孥十一月至安仁留云锦驿一宿而去时晋卿倒偕行后二十三年分阃桂林晋卿主余干簿复以是月来会于此把琖道旧为之怆然因成一诗示晋卿
-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① ! 君不见:东海老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 ② ; 八百诸侯不期会 ③ ,白鱼入舟涉孟津 ④ ; 牧野一战血流杵 ⑤ ,鹰扬伟烈冠武臣。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⑥
-
短 夜 ◆ 岛崎藤村 每天都下雨。梅雨放晴的季节已经到了。街上传来叫卖竹竿的声音,和这节令颇相宜。卖蚕豆的时节已经过去,卖青梅
-
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余。偃须求五鼎,陶只爱吾庐。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
-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第二百三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