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赠别·杜牧》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赠别·杜牧》原文与赏析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抒写诗人与一位歌妓的别情是新颖别致的。恋人离别本自难舍,又因各种原因后会难期,此时的恋情别意,是难以用语言来宽慰和表达的。“多情却似总无情”,就是别筵上这种无语怅饮情境的描写。无情本和多情相反,经诗人用“似”字连结起来,以无情来反衬了多情,更显得情深意切。这样写比之正面描写,感情要深沉、强烈得多,可说是此处“无情”胜“多情”了。“总”字又把这种情境作了概括、强调,更见突出。作者善于体察和表现内心的深微,令人叹服。第二句顺承上句也写内心的感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说是无情,明明是有情的。平日的歌笑欢乐,此时都难寻觅了。凝重凄切的气氛,本可用笑声来冲淡一下,但是此刻想笑也笑不成。着一“唯”字,更把当时怅惘无绪的心情活脱逼真地重现出来。句中的平常字眼却触及感情深处,表情达意精切隽永。上两句从神态和感觉写离绪,三、四句转为借物喻情。蜡烛照明,烛芯燃烧,烛油流淌,都是平常的景物。可在诗人眼中,它却象坐在一旁的有心人,被这凄然伤别的场面感动得热泪洋溢。烛泪句把这对离人的别情,表现得格外鲜明。“到天明”,既是时间长,又见别情深。这结句宕出一笔,有如用镜照人,神情俱真,妙在作者不是让它机械地重现,而是赋予人的感情,使全诗情韵深婉,意境凄美,余味无穷。

这首小诗言短意长,含蕴深微,特别是构思造句都有独到之处。前人说杜牧“喜琢制奇语”,这首诗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自己也说:“苦心为诗,本求高绝。”可见这种艺术魅力是刻意追求得来的。

  • 下一篇: 岳飞
  • 猜你喜欢
    • 《赠别二首赏析》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

    • 苏轼《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全诗鉴赏

      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飞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福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君不见钱塘宦游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

    • 吕映珍《佛 手》

      佛 手 记忆当中,第一次见到“佛手”一词,还当是在曹雪芹公的《红楼梦》里。探春屋中,紫檀架上大观窑的大盘内,即盛有数十个娇黄玲珑的

    • “恶中有美”作品分析

      象征主义*前驱作家、法国著名诗人查理·波德莱尔*倡导的一种诗歌理论。他认为“作恶为非,原是不费力,极自然,而又不能自己的,只有善却始

    • 白居易《木芙蓉》全诗赏析

      晚函秋雾谁相似,如玉佳人带酒容。

    • 《那个长在大山上的地方》杨军会散文赏析

      那个地方,叫思南。在这里,我有幸觅得一乌江奇石,带着它,千里迢迢回到了我的故乡邢台。这是“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百名文化记

    • 《醉茶志怪》原文和解析

      醉茶志怪 清光绪十八年(1892)津门刊本《醉茶志怪》序书影 清光绪十八年(1892)津门刊本《醉茶志怪》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又名《奇奇怪怪》。四卷三百五十六则。题“津门李庆辰筱筠戏著”

    •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评析】 民间谚语。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画中的水因为没有风,浪潮画得再高也是假的; 绣的花再鲜艳也闻不到香味。 比喻一个人听到别人把某些事物说得再好,也不如自己亲自去实践体验。同时也说明假的就是假的,

    • 李俏红《金华花木生》

      那日,当我赶到浙江师范大学报到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我在夜幕中拎着行李,跟随接我的师姐前往中文系宿舍楼。我们绕过灯火通明的教学楼,

    • 苏辙《种花》咏山丹花诗赏析

      《山丹花·种花》咏山丹花诗鉴赏 苏辙筑室力已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