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简析该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谪居泉陵(今零陵)冉溪之畔时的作品。诗中描述自己在此闲逸安静、独来独往却孤苦愁闷的状况。虽然开篇庆幸自己暂得一时安宁;但是他完全没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面对楚天,诗人不时长歌,发泄郁闷,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与理想情怀。故前人评价溪居乃是闲与闷的吟咏。
-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春秋时介之推曾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在外十九年,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后赏赐随从者,介之推未受封,与母亲隐居绵山(在今山西介休),
-
故乡的年 打春公历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金315度,这一日便是立春。立春之日,古有官员平民持柳条鞭土牛,以示自己对春的喜爱和祈求新的
-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出处】唐崔颢《 行经华阴 》。 【意思】请问那路边追求名利的人,何不在这儿学习长生之术呢? 【全诗】 《行经华阴》 .[唐].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
-
《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晋]阮籍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车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李善注《文
-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
官舍耿深夜,佳月喜同游。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心期与浩景,苍苍殊未收。
-
《蒲柳之姿,望秋先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蒲柳:也叫水杨,是秋天很早就凋零的一种树木。弥:更加。蒲柳的姿态是刚到秋天便先自落叶,松柏的品质是经受寒霜后更加茂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
-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出处】唐李白《 宣城见杜鹃花 》。 【意思】在家乡蜀地曾时常听到那子规鸟的哀鸣,现今到宣城又频频见到 杜鹃花,令人念及家乡的子规鸟。想起子规的悲啼,叫一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