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采薇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采薇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采薇歌

伯夷、叔齐

【原文】

登彼西山兮[1],

采其薇[2]矣。

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3]忽焉没兮,

我安适归矣[4]?

于嗟徂兮[5],

命之衰矣!

【注释】

[1]西山:指首阳山,位于渭源县莲峰镇张家滩村和古迹坪村交汇处。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2]薇:俗称“野豌豆”,多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

[3]神农: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虞:指虞舜王朝,夏、商、周三代之前的一个新兴王朝。夏: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4]安:哪里。适:往,去。

[5]于(xū)嗟:叹息声。徂(cú):往。一说借为“殂”,死去的意思。

【作者】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墨脱初的长子和幼子。孤竹君生前打算让位给叔齐。在他去世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逃去;叔齐也不肯继位而逃去,王位便由中子继承。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死前作了这首歌。

【赏析】

采薇歌最早见于史记·伯夷列传。书中说,伯夷、叔齐在逃离孤竹国之后,先后都去投靠了西伯姬昌(周文王)。姬昌去世不久,其子姬发(周武王)起兵讨伐商朝的末代君主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可见伯夷、叔齐兄弟俩是以家庭内部倡“孝”、庙堂之上倡“仁”来反对武王伐纣的。而在周朝建国后,宁可饿死,也不愿为周朝出力。在历史上被认为是“舍生取义”的典型,因而备受后人称赞: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是“古之贤人”(论语·述而),韩愈更作有伯夷颂的专文加以颂扬。采薇歌即是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之前的绝命辞。

歌词前两句直述登上首阳山的高处采薇充饥,字句平浅,感情也似乎平淡,其中却包含有决不与周王朝合作这一鲜明的态度。所说的是采薇这一件实事,但也不妨看作是一纸“耻食周粟”的宣言。三、四句说明不合作的原因,认为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而非以仁义王天下,是不可取的,批评武王没有认识到这个错误。这是表明自己政治上的立场与态度,不赞成“以暴易暴”,这里面有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下面几句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天下之大,却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内心充满了失落感。唐人司马贞在串讲末二句时分析说:“言己今日饿死,亦是运命衰薄,不遇大道之时,至幽忧而饿死。”

可以说,采薇歌是一首袒露心迹、毫不矫饰的抒情诗,也是一首爱憎分明、议论风发的政治诗。全诗情理交融,在“以暴易暴”的议论中渗透着卑视鄙弃周朝的强烈感情,在“我安适归”与“命之衰矣”的感慨中隐含有同周朝势难两立的情感流露。作品用语简洁;结构上转折自然,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当然,从二人的思想内容来看,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猜你喜欢
  • 唐宋词之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好事近 渔父词》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 ① 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② 【注释】 ①“活计”句:唐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

  • 《金山寺赏析》

    王令的诗歌,以粗狂豪迈、骨气苍老见长,在宋代享有很高的声誉。而这首七律却写得清新拔俗,栖落开阔。诗首联气象开阔辽旷。“万顷,,二字描长江浩瀚壮阔,烟波浩渺,澄碧的江水围绕着清碧秀丽的金山,一个“浸,,字便把长江与金山融为一体,不可隔断。巍峨如此山,然置于万顷江上,似乎也被滔天巨浪所淹没。紧接着

  • 韦应物《观田家》全诗赏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 《论书绝句(颜真卿)》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王文治 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间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 用作为韵文的诗的形式来题咏艺术或评论艺术,或者说,把艺术作为诗歌的专门题材,在唐代杜甫以前并非绝无仅有;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

  • 《祭屈原文》原文、注释和解析

    南朝·宋·颜延之 2 惟有宋五年月日 3 ,湘州刺史吴郡张邵 4 ,恭承帝命,建旟旧楚 5 。访怀沙之渊,得捐珮之浦 6 。弥节罗潭 7 ,舣舟汨渚 8 。乃遣户曹掾某 9 ,敬祭故楚三闾大夫屈君之灵

  • 《藏》袁敏散文赏析

    人的一生是不是都在藏?藏缺点,藏短处,藏忧伤,藏苦痛,藏自己的短板……可总有一些是藏不住的。有一位文友,发了一个链接给我,是一位残

  • 宋词典故“楚宫倾国”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楚宫倾国 【出典】 唐·杨师道《阙题》诗:“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见《全唐诗》卷三四)参见“细腰”条。 【释义】 春秋时,楚灵王好细腰,其后宫多纤腰美人。后因用“楚宫倾国”或“

  • 王思敏《破戒》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王思敏 【作家简介】岛崎藤村(1872—1943)日

  • 苏轼《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全诗鉴赏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後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

  • 《园中杂咏橘树》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园中杂咏橘树 嘉树出巫阴,分根徙上林。 白华如散雪,朱实似悬金。 布影临丹地,飞看度玉岑。 自有凌冬质,能守岁寒心。 从屈原的《橘颂》开始,在中国诗歌史上以橘自喻的诗篇很多。李孝贞此诗即其一。 诗人入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