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宋词典故“三户存楚”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宋词典故“三户存楚”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三户存楚

【出典】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居鄛人范增……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唐·司马贞史记索引:“韦昭以为:三户,楚三大姓服、屈、景也。”

【释义】 楚国古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楚国即使只剩三家,也必能最终灭亡秦国。另一说指楚国虽仅有三大姓,必将灭亡秦国。后世常用此语作为咏楚国或楚地的典故。

【例句】 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刘过沁园春·观竞渡2144)作者由观龙舟竞渡而想到屈原和楚国。句中反用古语,感叹忠良既死,楚国不能不亡。

猜你喜欢
  •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题解】 没有奇特的想象,没有华丽的辞藻,短短四句,信口吟来,由见月而疑霜,由举头望而低头思,具体而灵活地记录了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流程,从而鲜明而真切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一、二句实写物,虚写人。一

  • 苏轼《荀卿论》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生,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 而所行者,圣人有所

  • 潼关古诗词文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潼关古诗词文化,内容包括潼关的文化景观,有关人物地点,对联诗歌,与潼关有关的古诗词,谭嗣同《潼关》诗句,。潼关八景潼关八景,是潼关地区能够欣赏的八处胜景。八景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张、谯楼晚照、道观神钟。兹

  • 李白《古风其三十三》全诗赏析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作品赏析【注释】:仰喷三山雪。(雪一作云)

  • 山水名胜诗之《登嵩山绝顶》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清)潘耒 不辞触热上嵩巅①,欲遣双眸尽八埏②。 翠岭千重包楚塞③,黄河一线下秦川④。 长安远隔浮云外, 乡国微分匹练边⑤。 清啸一声鸾鹤应, 随风飘去落何天? 【题解】 嵩山绝顶即少室山中峰,名峻极

  • 魏源《江行杂诗·(八首选二)》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魏源《江行杂诗·(八首选二)》 魏源 汉 口 江声兼汉壮,山色渡湘青。 两岸争云树,孤帆入杳冥。 繁华天寂寞,卑湿月晶荧。 中夜闲鸥梦,随风落洞庭。 黄 鹤 楼 一片青天雪,惟余黄鹤楼。 更无江上客,

  •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 小令鉴赏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一首描述长江壮丽景色的小令。作者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巧妙的比喻手法,描绘出了长江的波澜壮阔和奔流不息的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考。读完这首诗,我仿佛能感受到长江奔流的气势和生命的脆弱。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也激励我要珍惜每一天。”

  • 楚辞《涉江》翻译|注释|赏析

    余幼好此奇服兮, 我从小喜欢这奇服啊, 年既老而不衰。 年龄既老而毫无衰减。 带长铗之陆离兮,① 腰佩曼长的宝剑啊, 冠切云之崔嵬。② 头戴巍峨的高冠。 被明月兮珮宝璐。③ 明珠挂身啊宝玉悬。 世溷浊

  • 宋词《壶中天慢(素飙漾碧)》原文、注释和点评 -全宋词

    素飙 ① 漾碧,看天衢 ② 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 ③ 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 ④ 。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 ⑤ 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

  • 辛国云《平安夜》

    城市一角。一条僻静的小街。两边几家小店面里闪烁着明暗不一的光亮,低调安静。与不远处鳞次栉比的楼群比照,小街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蜷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