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曼陀罗》咏曼陀罗花诗赏析
曼陀罗花·曼陀罗咏曼陀罗花诗鉴赏
陈与义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
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
烟迷金钱梦,露醉木蕖妆。
同时不同调,晓月照低昂。
曼陀罗属于茄科草本花卉。其名与佛、道两家有关,据广群芳谱载:“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又说:“道家北斗有陀罗使者,手执此花,故后人因以为名。”大概由于曼陀罗花有这些神奇的传说,故诗的首句就点出此花的高贵不俗,不同民间俗花,系来自上天仙界、佛国。翠蕤(rui锐)即翠绿色的叶子。敷,即开放。玉房,白色花苞。描摹曼陀罗的花色姿态。曼陀罗花色有白、紫两色。花、茎与叶呈紫色,这便是常见的紫曼陀罗。至于白曼陀罗,确可以称得上“翠蕤蕤敷玉房”,白的皎洁可爱。曼陀罗花“辛温有毒”,可是诗人却表达得很含蓄,用“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来暗示其花味与众不同。同首句“不俗”一语相照应。接下四句,诗人用金钱花、木芙蓉来衬写与曼陀罗的不同风韵。“烟迷”、“露醉”等语写出了金钱花、木芙蓉的各自情态。金钱花作金钱梦,木芙蓉妆饰芙蓉妆,一个烟迷其中,一个露醉其形,倒也相映成趣。而曼陀罗花的不俗之处就在于不求金钱梦,自然不迷;不作芙蓉妆,也就不醉。同时不同调:虽然与金钱花木芙蓉花同时而开,但格调迥异。据本草纲目载,曼陀罗“朝开夜合”,故“晓月照低昂”,正是写出了曼陀罗晨光中初绽的开花特点。
曼陀罗的花形颇为别致,茎直立,常呈二歧状分枝,叶互生,边缘呈不规则波状分裂,花单生于叶腋或枝叉间,状如牵牛花,但比牵牛花大。八月开花,九月结实,果实圆而有丁拐,中有小子。曼陀罗产地为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分布于西南与东南各地。据洛阳花木记载:我国曼陀罗花有千叶曼陀罗与层台曼陀罗花两种。由于曼陀罗花不以芬芳动人,因此很少为诗人吟咏。陈与义的这首五言古诗,大概是古人为曼陀罗作歌的仅有的一首吧!
-
《镜花缘》第11、12回写的是君子国。君子国是作者向往的合理社会的模型,作者虽然把这个国家的人际关系写得做作近乎虚伪,但却不像大人国、轩辕国那样带有非现实的神话色彩。作者分明是要充分赋予君子国在现实社
-
不见秘书心若失,及见秘书失心疾。安为动主理信然,我独觉子神充实。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妻儿待我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 《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②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③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作品赏析【注释】:可为(一作与)洗心言。
-
琐屑闲事见之于诗,必如此风致翩翩,乃令人把玩不置。(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诗例】 闲夜酒醒 皮日休 醒来山月高,孤枕琴书里。 酒渴谩思茶,山童呼不起。 【解析】 此诗收入《皮子文薮》,当是皮日休早
-
吾友遇知己,策名逢圣朝。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承诏选嘉宾,慨然即驰轺。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镳。言及沙漠事,益令胡马骄。丈夫拔东蕃,声冠霍嫖姚。兜鍪冲矢石,铁甲生风飙。诸将出冷
-
在美国吃中餐住在美国,一日三餐自然是把从当地超市买回来的米面油盐由夫人按照自家的传统烹饪方法做成美味佳肴,全家人围坐一桌,热热闹闹
-
问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间窠。多种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寂寞的玉容流满晶莹的泪水,就象盛开的梨花沐浴着春雨。怀着无限的深情感谢君王,自从分别
-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① 。(《庄子·德充符》) 【注释】 ①楚越:楚国、越国,比喻相距很远。 【译文】 世上的万事万物,若从差异的方面看,即使是毗(pí)邻的肝与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