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凝《题开元寺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题开元寺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这首诗,诗人以浓抹重彩之笔,描绘了牡丹花非凡的姿色。开元寺,唐时有两处。一处在福建泉州市西街;另一处在广东潮州市甘露坊,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徐凝此诗似指后者。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久经栽培才成为著名的花种。因此,南方栽种并非易事。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开元寺的僧人忙中偷闲,“用意栽”,却使得牡丹花开得不同凡响。如何见得不同凡响?你看那最懂得怜爱之心的海燕频频光顾,不识牡丹的胡蜂更为它的美艳而吸引,以致于留连忘返,徘徊不止。“睥睨”一词本意是斜视,有厌恶或傲慢意,这里仅其意而用之,恰如其份地写出海燕为牡丹而吸引的神情。岂止海燕、胡蜂为之倾倒,那与牡丹相似的芍药,虽然也很美,但人们栽种它更多的是取其块根入药,所以是“虚生”。对牡丹,芍药虽嫉妒非常,但毕竟是不可比拟的,因而是徒劳的。一向以芳香著称的玫瑰花在牡丹面前自惭形秽,羞杀而不敢开了。诗的颔联和颈联,诗人以拟人手法烘托出牡丹非同一般的风姿。
然而牡丹花并非孤芳自赏,目空一切。“唯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牡丹花对于知己的人会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馨香与芬芳。舍人,本是官名,始见周礼·地官战国及汉初王公贵官都有舍人。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所以,舍人就是亲近的人。
诗言志。诗人赞美牡丹,实则以牡丹自喻。在牡丹面前,有的花“徒劳妒”,有的花“不敢开”,这种人格化的写法,不正是诗人不同俗流、蔑视权贵的气节的写照幺。“含芳只待舍人来”,这正是诗人对知己者淳厚感情的体现。
这首诗,没有直接赞美牡丹花,而是以其它事物烘托出牡丹形象的。诗人通过间接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情景相融,浑然一体。特别是运用拟人手法,使诗更具艺术魅力。“睥睨”、“徘徊”、“徒劳妒”“虚生”“羞杀”等词语都是写人的,诗人信手拈来,却不浅陋,既准确又生动、形象,足见诗人语言之工力。律诗对仗工巧,海燕和胡峰相对,芍药和玫瑰相对,从动物到植物,恰如众星捧月,烘托牡丹之美。
-
吕蒙传吕蒙传 【题解】 吕蒙(178-219),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
-
淮南小山:招隐士 淮南小山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
-
礼论 礼起于何也? 曰: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
-
父亲是个快活人父亲是个快活人,尽管不会拉二胡,也不会弹三弦,可有副好嗓子,爱说评书、甩平词儿。那时,我很小。冬天,我经常趴在父亲肩
-
一 来赣州之前,我竟然不知道郁孤台就在赣州。当然,我知道郁孤台。 在汉语文学世界,凡知道辛弃疾的人,大都知道郁孤台。他那首
-
张岱:西湖七月半 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
-
【名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注释与译文]弄潮儿,乘潮戏水的小伙子。唐宋时钱塘观潮盛行,善泅少年执彩旗泅于水上供人观赏,称弄潮之戏。这两句描写弄潮儿的矫健英姿和大无畏精神:他们站在潮头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莎士比亚关于生日的诗句,内容包括莎士比亚生卒年、月、日?,求首诗诗中带有“祝婷婷宝贝生日快乐”在此谢过,莎士比亚的生日。;山气日夕佳 2;表现友情的句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
李清照《临江仙》李清照 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 ① ,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盖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②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