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庆清朝慢》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庆清朝慢咏牡丹诗鉴赏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竚,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 一番风露晓妆新。娇娆艳态, 妒风笑月, 长殢东君。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这是一首咏花词。所咏的是什么花,有人认为是芍药,我认为按前三句,可确定为牡丹。作品描绘了牡丹美丽可爱的姿态,流露出词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慕之情。
上片主要是写景,表现了牡丹可爱的姿容,反映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尊荣地位。
词一开篇就出语不凡,作者用整齐对偶的句子,为全词烘托出一种典雅富丽的气氛。作者是从牡丹的华贵入手铺展全篇的。“禁幄低张,彤阑巧护”,“低张”、“巧护”,使人们对牡丹爱护之情油然而生。“就中独占残春’,一个“独”字见牡丹之地位,看出她是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的名花。接着笔锋一转,直接刻画牡丹的形象:“容华淡竚,绰约俱见天真。”词人用“淡伫”、“绰约”,形容牡丹的可爱,说牡丹的美丽天质象姑射山中的仙女一样,同时也充分显示了白牡丹淡雅高贵的气质。“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等到百花败落后,经过风拂露洗,牡丹就象刚扮晨妆的丽人一样。这句仍是写牡丹的美丽姿容。以上是写白牡丹。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这三句转向了对红牡丹的描写。红牡丹象雍容华贵恃其倾国美色而骄傲得无所顾忌的女子,她戏弄风月,常常向太阳神撒娇,不让离去,这就十分生动地描写了她娇艳华富的姿态。
牡丹有多种颜色,这里词人只选用了红白两种颜色,加以鲜明对比,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风姿。但“淡妆浓抹总相宜”,同样被人们所喜爱。
下片通过赏牡丹的场面描写,表现了人们对牡丹的酷爱。
先写人们驱车出城观赏的情景。宋时,每逢三月十五日,人们都要蜂拥出城,观看牡丹。“东城边,南陌上,”是说范围之广。正象白居易买花诗中所说:“帝城春日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接着词人又用“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两句,概括了这种热闹场面。“烘”字是点睛之笔,渲染了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使人不仅想到阳光之暖,还会想到园林之胜、池阁之美。“香轮”二字也用得极妙。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牡丹散发的香气,把车架都染香了。花市上人群熙熙攘攘,车架来来往往,充分表现了花市之盛,赏客之多,今年胜过往年。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作者又写了宴席已罢,人们纷纷归家的情景。三月十五日这天,人们都“以不耽玩为耻”,花市散去,已是黄昏时分,然而人们似乎仍没有尽兴。“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这正好为余兴未尽的人们提供了秉烛夜游的理想场所。“明光宫殿”,是指当时宫廷中赏牡丹的所在。“几枝先近日边匀”,由于牡丹的品种不同,因而她们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宫内只有不多的几枝先开了。上片作者从花的颜色讲牡丹的娇媚艳丽,这里作者又从花的品种极力加以描写。“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这三句是说,虽然在秉烛夜游的宴席上,人们都醉意朦胧,但不管席上蜡烛已经烧尽,也不管已是日落黄昏时分,大家还在尽兴玩赏。这种因赏牡丹而极度欢乐的情景跃然纸上。
读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词人为什么如此赞颂牡丹? 原来牡丹的品格与词人的性格有许多相同之处。牡丹在冰封大地时,蕴孕着生机,春风吹来时,把美丽带给人间,这也正是词人所希冀的。
-
1坐在办公桌前,一抬头,柳叶青就能看到碧绿的树冠,稍远一点儿是水红色的房顶,再远一点儿,是鳞次栉比的楼房。那些树冠归属的名字,柳叶
-
清塘荷韵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
-
林逋《点绛唇》林 逋 林 逋 金谷年年 ① ,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 ② 。萋萋无数 ③ 。南北东西路。 山水花卉图 【明】 文嘉 广东省博物馆藏 注释 ①
-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可耻孰甚焉,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兢,冠履倒施,大贤处下,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作品赏析【注释】:“一夜雨”一本为“山中一半雨”。橦布:用橦木花(木棉)织成的布。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作品赏析又题与诸子登岘首【注解】:1、代谢:交替,轮换。2、胜迹:指上述堕泪碑。3、鱼梁:鱼梁洲,其
-
君颜贵茂不清羸,君句雄华不苦悲。何事遣君还似我,髭须早白亦无儿。
-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作品赏析【原题】: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余年。予亦作二首
-
这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上似乎有些类似曹植的《名都篇》。首联写天子的狩猎队伍,从皇宫出发经过上林苑到达目的地——闲田。“闲”字至关重要,它说明了天子狩猎不是在良田上举行,不扰民,不害农。二三联写射兔过程,描写了一个热闹紧张的场面,其中“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妙,内容包括带妙的诗句,古文中“妙”意思,含有妙字的诗句。李白 古风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宋之问 始安秋日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贯休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