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蕃《榴火》咏石榴诗赏析
石榴·榴火咏石榴诗鉴赏
朱之蕃
天付炎威与祝融,海波如沸沃珍丛。
飞将宝鼎千重焰,炼就丹砂万点红。
自抱赤衷迎晓日,应惭艳质媚春风。
农家祈粟须甘雨,愁拟焚林望碧空。
这是一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咏物诗。
“榴花似火”,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石榴花的比喻说法。夏季到来,热浪袭人,石榴开花红似火,更增加了大自然的“炎威”。郭沫若说“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又说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脏”。朱之蕃榴火这首诗,把这种思想推到了一个顶点。
诗的开头两句写赤日炎炎,海波如沸,一片石榴树丛,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火辣辣地生长着。第三、四句,诗人顺着已经开始的浪漫主义思绪,把灿烂如火的石榴花比作“宝鼎”,把石榴种籽孕育的过程,比作在“宝鼎”中“炼就丹砂”。石榴开花如千重焰火,石榴结籽似万点丹砂,二者相连,可谓构想奇特,立意精巧,美感十分强烈。就是在果实初成以后,“自抱赤衷迎晓日”,还是一派“天付炎威”的时光。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农家希望有一个好收成,就要天降“甘雨”,因此,望着一碧如洗的万里睛空发“愁”了,以至迁怒于石榴林的火红,好像是这片石榴林带来了“炎威”,影响了天降甘雨,打算把这片石榴林烧掉。从“祈粟须甘雨”到“拟焚林”的“移情”过程,是诗人欲擒故纵的笔法,还是写石榴,只是把石榴的特征更加突出了。
全诗围绕“火红”着笔,先从大处着眼,“天付炎威”是大画面,接着落笔于具体形象,写石榴开花、结籽如千重焰、万点红,这些小镜头聚成的石榴林,也是一片“火红”。大画面和小镜头都和诗的标题“榴火”紧紧相扣。
全诗的主旨在于,通过咏物,而且是紧紧抓住这个物的基本特征的描写,体现一种热烈向上的精神。古人写诗很注意“随物赋形”,就是说写诗首先要有“物”,以物赋形,形才能“随物”。石榴的红火劲儿,正是“随物赋形”的体现。但是如果仅以形似为满足,而不求内在精神更高层次的相似,就要削弱甚至是破坏诗的艺术力量,因此,写诗还要重视“写物之工”。“工”就是在写出物形的基础上,还要写出物的神采,这是一首诗内在的艺术魅力。诗人朱之蕃写榴火诗着力于“随物赋形”,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诗人也注意到了要写出石榴的神采。
-
名言: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句意: 想知道千年的事情, 就看看今日的事情; 想知道许多事情, 就看看一两件事情。 出处: 《荀子·非相》
-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福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作品赏析《汉官仪》:宫中夜漏未明,三刻鸡鸣,卫士候于朱雀门外,著绛绩(
-
《秋胡戏妻》全名《鲁大夫秋胡戏妻》,主要颂扬古代劳动妇女的婚姻道德观,批判男子在男女关系上的不严肃态度。 剧中的主人公是破落财主罗大户的女儿梅英。她自小受的是封建的传统教育,读过毛诗,深知道德人伦。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鸾鸟古诗词,内容包括鸾鸟古诗,写鸟的古诗诗句,形容“鹏鸟”的诗句。翠碧鸟【唐】韩偓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桐花鸟【唐】可朋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美人买得
-
元戏剧《关汉卿》鉴赏 《拜月亭》全名《闺怨佳
-
【原题】: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又赋一篇述怀
-
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曾在史
-
《步天歌》,一名《鬼料窍》或《天文鬼料窍》,是古代指认星象的七言长歌。署隋丹元子作。它的著录首见于《新唐书 ·艺文志》,记为“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一卷”。今存较早的版本有宋王安礼重修《灵台秘苑》本及
-
《欲知子弟成何品,但看何人共来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欲知子弟成何品,但看何人共来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回首濉阳幕,簿书高没人。何时桐柏水,一洗庾公尘。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