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五》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五咏梅花诗鉴赏
日出冰澌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欹斜。
西郊欲就诗人饮,黄四娘东子美家。
这首诗是咏野梅。野梅又称之直脚梅,无人工栽培和嫁接、扦插、压条、播种。开花较园梅为小,其香不减。但野梅常遭路人与樵夫砍折,磨难太多,仍能顽强地求生,遇腊开放。苏轼在黄州咏梅,就是赞颂野梅。此诗作于杭州,亦是咏野梅。
“日出冰澌散水花”,写春来冰解,河水推冰而流。东方太阳升起,河水中流动的冰块,迎着阳光泛起水花。春光驱走了寒冰,气候转暖,给万物带来了生机。阳光、冰澌、水花,写野梅开放的环境。
“野梅官柳渐欹斜”,写野梅官柳的蓬勃生机。“渐”字是写动态,随太阳的升起而逾倾逾斜。梅的冰霜傲骨,柳的顽强韧性,都是人所共誉。苏轼以梅为主,为柳为辅。
“西郊欲就诗人饮,黄四娘东子美家”。当此之时,诗人打算去西郊观赏野梅花,同诗朋酒侣开怀畅饮。这句诗是化用杜甫(字子美)江畔独步寻花的诗意。杜甫居成都西郊草堂,春暖花开,沿江畔散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化用杜甫诗意,颇有以杜甫自喻。 经乌台诗案后,获得杭州知军州事,暂时较安定。政闲之余,以赏野梅,与诗朋酒侣,饮酒赋诗,陶冶情性,表示自己对自然美的追求。而梅花满蹊,正满足了诗人这种审美欲望。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出处】唐杜甫《 兵车行 》。 【译注】父母子女都来送别,路上的尘土飞扬,连宽大的咸阳大桥都看不见了。 【全诗】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 溪白石出,玉川红叶
-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在藏族的节日中,宗教节日的数量占很大的比例,虽然也有一些自然岁节,但其庆祝活动的主要内容也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还有一些节日是藏族人民在吸收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下面就藏族的岁时节序作
-
【原题】: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居醴陵山中有田庐养鱼种竹可以卒岁作取足庵义方堂优游其间藏书教子甚乐也遽还求诗赠之
-
【注释】:(万历甲申,楚中有方士寓桃源之西禅寺,题诗寺壁,自称三休,又称玉堂逐客。每言及江陵相,辄颦蹙曰:“此老不曾读《泰誓》前半段。”后不知其所之。)
-
[汉]蔡琰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蔡琰,这个出身名门、气质与
-
【4878】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新时代奋斗者(任仲文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万字,2020年1月第1版,38元)△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习
-
论题解析 [解题]利与义(interest and loyalty)中,利,指利害、利益,与奉献、损害、弊端相对。义,指道义、仁义、正义,与自私、狭隘相对。 [析题]为什么会有利与义的矛盾呢?利害面前
-
《巴黎的秘密》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小说家欧仁·苏(1804—1857)的代表作。德国封建王公鲁道夫与一个苏格兰贵族女子萨拉相恋,有了一个女儿。但他们的婚事遭到家庭反对,鲁道夫和父亲闹翻,甚至拔刀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