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白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白梅咏梅花诗鉴赏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以画梅负盛名,清朝朱方蔼在画梅题记中说:“画梅须高人,非人梅则俗,会稽煮石农,妙笔绘寒玉。”“会稽煮石农”即王冕。“会稽”是他隐居的地方,“煮石山农”是他的号。他不但工于画梅,也长于咏梅,这首咏白梅诗,语言明快流畅,意境优美深邃,颇得“平中见奇”之妙。
开头两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将白梅与桃李做了生动的比照,由于志趣不同,置身的生态环境也不同,随之也造就了他们的不同的品格。白梅志趣高远,不愿同桃李一样混迹芳尘,流于俗艳,而是择“冰雪林中”而生,择“冰雪林中”而长,在“冰雪林中”孕育它的“清香”,塑就它的高格逸韵。“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忽然”二字承上启下,化静为动,用得极妙。也不知道是在哪一个夜间,静默的白梅枝上“忽然”绽开花蕾,“清香”大发。它把清香之气散开来撒向乾坤,化为万里春色。于是,以香满天下为己任的“白梅”便最终实现了它的自身价值。
这首诗中的白梅形象与诗人的自我形象重合一体,“梅即我,我即梅”。“清香”散作“万里春”是白梅理想,也是“我”的理想。王冕幼年家贫,自学成材,仕途一直不曾得意,济世之志却难以忘怀。他曾“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人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 ‘冕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尹吕事业不难致也’”(王冕传)。不管是“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还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他的意愿是明确的,就是要以梅之“清香”、梅之“清气”,驱除乾坤间的浊气、俗气,赢得属于梅之高格的万里春色。
-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贪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作品赏
-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三首 》其三。 【意思】红。 唉!可叹我听到鸣鼓, 不得不去宫府应卯匆匆, 走马兰台,心似断蓬。 【全诗】 《无题三首》其三 .[唐]
-
【经文】 斩衰,括发以麻 ① 。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 ② 。齐衰,恶笄以终丧 ③ 。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 ④ 。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苴杖 ⑤ ,竹也。削杖 ⑥ ,桐也。 【今注】
-
【作品提要】 朋友罗德里克·厄舍邀请“我”到他家厄舍府做客。厄舍家族一脉单传,以特有的敏感气质闻名。厄舍见了“我”之后,似乎减轻了病痛,实则仍沉浸在极度的恐惧里。据“我”了解,他的恐惧来自他唯一的亲妹
-
太白明无象,皇威未戢戈。诸侯持节钺,千里控山河。汉驿双旌度,胡沙七骑过。 惊蓬连雁起 1 , 牧马入云多 。不卖卢龙塞,能消瀚海波。须传出师颂 2 ,莫奏式微歌。 【校记】 1.蓬,《全唐诗》一作“烽
-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
经年流光,墨韵成香不大不小的世界里,你遇见了谁,而又错失了谁?多少人在你的身边来了又往,聚了又散?又有多少人与你一朝相遇,从此相知
-
《醉花间》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①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② 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注释】 ①巢:《钦定词谱》、侯文灿本《阳春集》作“窠
-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足,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足,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北齐·颜之椎 《颜氏家训·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