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梅花诗》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梅花诗咏梅花诗鉴赏
庾信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这是一首咏梅抒怀诗。从诗中抒发的感情来看,似是屈仕北朝之作。庾信是齐、梁著名宫体诗人庚肩吾之子,自幼聪敏博学,先后任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并与徐摛、徐陵父子同任梁简文帝萧纲的东宫抄撰学士,出入宫廷,写了不少轻薄绮丽的宫体诗赋。侯景之乱时令,建康失守,全军溃退,潜逃江陵。梁元帝萧绎时,他奉命出使西魏。西魏陷江陵,他被扣留长安。北周代魏,虽历官清显,但亡国之痛,乡关之思,屈仕西魏、北周忍诟含耻的遭际,使他痛心疾首,念念不忘。由于环境和心情的变化,随之在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上,也与前期迥异其趣。这首咏梅诗也有所体现。
梅花,在蔷薇科落叶乔木中是萌发最早的一种,不少诗人都盛赞它迎春傲雪,独自先开的品格。而在这首诗里,却表现出异样的情况。“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两句,开头就慨叹春天来迟,梅花开晚。阑,是残尽的意思。“常年”,是多年的意思,是说流落北朝后,多年来都是梅花开晚的感受。常年如此,今年也复如是。“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两句,是说如果不相信今春来得晚,就同大家一起到雪地里去察看,以便看个究竟。雪地里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两句,是说梅树摇动,树上悬结的冰凌下落,伸出手来去攀折高处的梅枝,很觉得寒不可耐。“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两句,是说早知道看不到梅花开,春天尚未到来,真后悔衣服穿得单薄了。
从全诗来看,诗人通过春天来迟,梅花开晚和踏雪寻梅的叙写,委婉曲折地抒发了流落北朝孤苦冷寂的心境,从而流露出对南朝的深切怀念。这首诗在咏梅之中写景、抒情。所咏之物,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所写的景,悬冰挂树,天寒地冻;所抒之情,心寒意冷,兴味索然。诗人把咏物、写景、抒情很自然地结合了起来,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
早春白玉蟾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白玉蟾(1104—约1229),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海琼子
-
《诗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①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 靡室靡家,狁之故。 ③ 不遑启居,狁之故。 ④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⑤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⑥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
本文的写作时间,大致是皇祐(1051)三年,其时作者31岁,在舒州(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文章是为了反驳段缝来信对挚友曾巩的攻击和诽谤而作的,是一篇有名的驳论。
-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
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清)康有为 汉时关塞重卢龙①,立马长城第一峰②。 日暮长河盘大漠③,天晴外部数疆封④。 清时堡堠传烽静⑤,出塞山川作势雄⑥。 百万控弦嗟往事⑦,一鞭冷月踏居庸⑧。 【题解】 此诗作于清光绪十四年(1
-
《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相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相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妈妈辛苦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父母辛苦的诗句,描写母亲辛苦的诗句,描写父母辛苦的诗句。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