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水仙花》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水仙花咏水仙诗鉴赏
秋瑾
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
瓣疑呈玉盏,根是谪瑶台。
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
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
这首歌咏水仙花的五言律诗将水仙比作洛神,赞赏不已。诗的首二句“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指洛水女神宓妃,传说她是宓羲之女,在洛水溺死,后成为洛神。曹植洛神赋有句形容洛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其轻盈步履,使人联想到洛神美好神态。秋瑾这里说洛神女凌波,“临风倦眼开”写其风吹而动花初开,似有情意的美妙样子。“瓣疑呈玉盏,根是谪瑶台”写水仙花花瓣好象呈现给人的玉盏。因水仙花又有金盏玉台之称。它的色白,形圆,上有五尖,宛然盏样。如此美妙之花非人间所有,乃是自仙界瑶台谪向人间。宋人杨万里有诗“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接着“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诗句,以雪白梅香来同水仙相比较。“欺”“不让”二语赋与水仙花争强斗胜品格,很有诗人个性色彩。结尾:“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二句显然表明诗人心有所思,心有所动。她为水仙的命运——自瑶台而降谪而动,还是为其“欺雪”“不让梅”的品格而动难以辨别,或许都包括在内。总之作为一个女性,自称有花癖,而独对水仙徘徊流连,大概是水仙花高雅形象品格引起了诗人无穷的遐想吧。她在兰花诗中也说“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赞美兰花不同凡俗品格,她的咏梅说得更明确“冰姿不怕霜雪侵,羞傍琼楼傍古岑。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强调梅花独立精神。就是写玫瑰这样艳丽之花,她也写道:“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占得春光第一香”。她的咏菊说:“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凡此种种,确如秋瑾所自称“余生有花癖”。但她所癖之处绝不是柔美绮靡的流丽光景,而多是铁骨霜姿。不要说斗霜傲雪的菊和梅,即使是艳如玫瑰,雅如水仙,她也要占第一,争头筹,不肯让分毫,充分显示了她的倔强不屈、不同流俗的品格和精神。
-
昨日池塘春草生,阿连新有好诗成。花园到处莺呼入,骢马游时客避行。水暖鱼多似南国,人稀尘少胜西京。洛中佳境应无限,若欲谙知问老兄。
-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方随炼金客,林上家绝巘。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出处】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译注】千山万壑树木参天,到处响 起杜鹃的叫声。壑:山谷,一说此指 山岭。两句互文见义,很有气势,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耳目应接 不
-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锦席淹留还出浦,葛巾欹侧未回船。尊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若?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这首诗写于清顺治四年(1647),当时清
-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
名言: 权衡虽正,不能无毫厘之差;钧石虽平,不能无抄撮之较。 注释: 权衡: 指秤。权: 秤锤, 衡: 秤杆。毫厘之差: 喻极小的误差。钧石: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钧: 古代三十斤为一钧。石: 古代十斗
-
范晔呕心编撰《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再现了东汉的历史,保存了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古诗词的中秋祝福语,内容包括中秋古诗祝福语,古诗词中中秋祝福语有那些,古诗的中秋祝福语,求大神。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赏析:“海上生明月,天
-
郑思肖举家自杀尽忠臣, 仰面青天哭断云。听得北人歌里唱, “潭州城是铁州城!”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