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咏扶桑诗赏析
扶桑咏扶桑
扶桑,一作“佛桑”。锦葵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夏秋开花,花色有红、粉、黄、白等。花型大,花期长,广植南方。即使在萧瑟的晚秋,它也依然枝叶婆娑,光艳照人,在北方均为盆栽,花期从五月至冬季。“可怜万木凋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宋·蔡襄)特别是其花朵单生于植株上部叶腋间,作半下垂态,花蕊细长,微风吹动,轻柔明丽,十分可爱。宋·苏轼曾有“焰焰烧空红佛桑”之叹,明·桑悦则云“只愁烧破太虚空”,以其色艳可令人悟破佛门太虚之理见喻,颇有余韵。
-
徐再思的诗歌《水仙子·夜雨》描绘了夜雨中的景象。诗中传达了一个悲伤的情感,诗人将自己比作一朵被雨水浸泡的水仙花。他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直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对比来展示他内心深处的痛苦。整首诗给人一种忧伤而唯美的感觉,令人沉思。
-
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
先生老去饮无兴,居士病来闲有余。犹觉醉吟多放逸,不如禅坐更清虚。[予先有醉吟先生传,今故云。]柘枝紫袖教丸药,羯鼓苍头遣种蔬。却被山僧戏相问,一时改业意何如?
-
此诗是命题写景之作,亦是试律诗的主要题材之一。首二联从正面破题,但并非直接点破,而是以“东井”“北辰”破“长安”,以“建寅春”破“早春”,且同时总起全诗。三联承写诗题中的“早春”二字,描写冰消雪融之景。四联具体描摹的是早春时节,草长花开
-
范成大《水调歌头 ① 》范成大 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
-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樯迥眺。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
-
纳兰性德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节选) 朋友! 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
-
今年夏天,我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等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访问历时两个月(从七月二十三日到九月十四日),行程达一万五千余里。要想把这次访问的收获都写出来那是写不完的,不过也可以
-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