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刘壎《烛影摇红月下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刘壎《烛影摇红月下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烛影摇红月下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刘壎

院落黄昏,残霞收尽廉纤雨。天香富贵洛阳城,巧费春工作。自笑平生吟苦。写不尽、此花风度。玉堂银烛,翠幄画阑,万红争妒。那更浑宵,寒光幻出清都府。嫦娥跨影下人间,来按红鸾舞。连夜杯行休驻。生怕化、彩云飞去。酒阑人静、月淡尘清,晓风轻露。

牡丹为历代诗人词客歌咏的对象。因为牡丹色泽娇艳,花形绮丽,是富贵华艳的象征。此词题为“月下牡丹”,则是从一个特有的角度摹写其丰姿。咏花如果单单从花形、色泽着眼很不容易写出特色,因而此词作者不是从此落笔,而是从环境、联想、比拟和赏花人的主观感受来写牡丹之美的。

在上片,作者使用环境衬托和抒写主观感受的方法来写牡丹。“院落黄昏,残霞收尽廉纤雨”,庭院之中,黄昏之后,日间的细雨已歇,天际浮着片片晚霞,是说赏花的时间。“天香富贵洛阳城,巧费春工作”两句点出牡丹的丰姿。牡丹以洛阳为最盛,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对洛阳牡丹的品种记载甚详。“天香”言人间少有,“富贵”言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但牡丹究竟娇美到什么程度,作者却没有具体写,只是说这牡丹是春神巧费功夫点化而成。以其言之是虚,所以更使人莫测其美。接下来进一步从主观感受出发,以“自笑平生吟苦,写不尽、此花风度”来说明牡丹之美。“平生吟苦”说明词人生平耽于吟咏,而且以吟诗自诩;然而却写不出一种花的风度,所以“自笑”。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显示了牡丹之美。然后回转笔来写花。不过却又不正面接触,而是先写“玉堂银烛、翠幄画阑”的灯火辉煌、绿帐红阑的环境和“万红争妒”的陪衬。“万红指庭中的各种花卉,“争妒”二字以拟人手法进一层写牡丹之美冠于群芳。至此,黄昏的晚霞,苦吟的作者,玉堂的银烛、翠幄、画阑,以及争艳的群芳,各种不同的陪衬层叠而来,给人们心目中留下一个最美好的然而是模糊的牡丹的形象。词人的用意大概也就在于使之模糊而不清晰,以达到其赞美牡丹的目的。

下片,以嫦娥比拟牡丹。在月光清冷的深夜,面对着国色天香、万花争妒的牡丹,由于它过于美丽,在词人的眼前牡丹已幻化为神,好象看见月宫中的嫦娥由天而降,翩翩起舞。“清都府”,据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这是天帝所居之处。“红鸾”,张果星宗谓“红鸾主喜事”,是星命家所说的吉星,主婚配等事,因而“红鸾舞”自然是一种热烈主吉庆的舞蹈了。天门大开,嫦娥由天而降,在庭院中按红鸾之舞,这就是词人眼前的牡丹的幻象。正因为如此,词人自然兴奋异常,所以“连夜杯行休驻”,一醉方休。因为如果不是杯行不止,而是过于清醒的话,那幻象怕要“化彩云飞去”了。面对着嫦娥起舞,飞觞痛饮,自然是一番热烈的场面;但在“酒阑”之后,这一切又都归寂静,热烈的图景已经不见,所见到的只是“月淡尘清,晚风轻露”而已。这两种不同情景的一虚一实的对照,愈显得幻境的令人留恋;而这幻境却又正是词人主观上由于牡丹的艳丽而产生的。因而,全词的收结表面上虽然是余意已尽,而实际却又不能不引发出对月下牡丹倩影的无限向往,所谓意在言外者此之谓也。

猜你喜欢
  • 《清明日对酒赏析》

    诗歌首联两句是远景,一句写物景,一句写人景。据此,我们不妨这样想,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未到坟茔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处,怕妨路径,故一眼必是望到远景。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南北山头多墓田”,“南北”当是虚指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出处】唐白居易《 卖炭翁 》 【意思】终于,一夜的鹅毛大雪使城里城外积雪盈尺。抱着满怀的希望,天 刚蒙蒙亮,老人便驾着满载木

  • 《后出师表》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先帝虑汉、贼 ① 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② ,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

  • 张九龄《送杨府李功曹》全诗赏析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 古代诗文名篇之杜光庭传奇《虬髯客传》原文、鉴赏和解读

    杜光庭传奇《虬髯客传》 隋炀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杨素守西京。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颇僭于上。末年愈

  • 古诗名篇《咏怀(其三十一)》注释、翻译和赏析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② 。 箫管有遗音 ③ ,魏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菜 ④ 。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 ⑤ ,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 ⑥ ,身竟为土灰。 【释】 ①本篇

  • 晏殊《句》全诗鉴赏

    山留盘瓠迹,洞有秦人书。

  • 苏轼《次韵送徐大正》全诗鉴赏

    别时酒嵴盏苹ǎ??夜槠诮ビ醒摹Hニ甓山?妓贫罚?衲瓴⒑T嫒绻稀6嗲槊髟卵??玻?藜矍嗌轿?疑蕖G?仔率?桓椭瘢?挥?盏龊航?丁

  • 张九龄《听筝》全诗赏析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 柳永《佳人醉》全诗鉴赏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惟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念翠娥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