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梅花》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①正主张。
陈亮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政论家、词人,他胸怀大志,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和他的挚友辛弃疾一样,是一位爱国志士。他很少作诗,集中仅存这首咏梅花的五律。历来评选宋诗者,也很少注意,但这首诗是咏梅的佳作,也确能代表作者的气质和性格,和龙川词中几首咏梅词相比,显得更有特色。
诗的头两句“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对梅花的形态,略加描绘。作者以疏枝横玉,写已开的梅花;以小萼缀珠,写未开的梅萼。“瘦”,以见梅花的清姿;“光”,以见梅萼的俊采。用语相当质朴。明代毛晋跋陈亮的龙川词说:陈同甫词“不作一妖语媚语。”他的诗文也是这样,在书作论法后一文中他曾写道:“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他的咏梅诗,正是以“意与理胜”见长的。
第三四两句:“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梅花的标格。梅花开放,正当隆冬,百花还在沉睡当中,梅花却最先苏醒。向南的枝条,只要一朵冲寒先放,马上就带动全枝的次第争开。南枝开了,北枝也不甘示弱,不管是水边篱落、雪后园林,全不选择。“梅占百花魁”,它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竞艳。它是一种温馨高洁的花,冷艳幽香,赢得千古诗人的赞赏。第五六两句,写梅花的精神,“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数点梅花天地心”,见到梅花,人们便有春已归来的感觉。她不怕冰风的摧折,不怕寒雪的埋藏,这种傲雪凌霜的精神,正是梅花品格高贵之所在。
结尾两句“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是写梅花的命运。笛曲有“梅花落”,又称“梅花三弄”、“落梅花”。花谢花开自有时,在梅花原不介意,但诗人表示惜花之意,感到玉笛横吹“落梅花”,似乎在催花早谢,所以感叹说:玉笛呵! 你休得吹这三弄的哀曲吧,梅花自有自己的命运,东君正在为梅花作主张呢! “我劝东君多作主,永留清瘦雪霜姿。”这兴许是作者的愿望吧!
此诗令人想到这样的情况:南宋的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人,他们都爱以梅花的标格比拟自己。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花的劲节自比。陈亮词:“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浪淘沙·梅)以梅花的高洁自比。辛弃疾词:“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临江仙·探梅)以梅花仪态自比。这些写法,都着重抒情,以情韵胜;而陈亮的这首咏梅诗,则着重说理,以义理胜。
-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①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②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 ③ ,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
-
作者: 廉正祥 【原文】: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弥漫着杨
-
《训蒙之师,能与子弟讲品行,此风化之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训蒙之师,能与子弟讲品行,此风化之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王豫《蕉窗日记》,迁善崇德类名言句子
-
孝友于家,退让于乡,诚信于朋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孝友于家,退让于乡,诚信于朋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寻诗两绝句》是陈与义的诗作,下面是试题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答案: 1. 诗中的“隐居闲游不申明”体现了诗人追求清静独立的生活态度。 2. 诗中的“重山里”是指远离尘嚣的山林,可以体验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3. 诗中的“神仙山”指的是陈与义找寻灵感和创作的地方。 4. 诗中的“寂寞客”描绘了陈与义的孤独身影,表达了寻找灵感时的孤寂之感。 翻译赏析: 《寻诗两绝句》是陈与义的一首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追求清静独立的生活态度,希望能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诗中提及了“重山里”的隐居之地和“神仙
-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
白发 秋风早入潘郎鬓,斑斑遽惊如许。暖雪侵梳,晴丝拂领 ① ,栽满愁城深处。瑶簪谩妒,便羞插宫花 ② ,自怜衰暮。尚想春情,旧吟凄断茂陵女 ③ 。 人间公道惟此,叹朱颜也恁、容易堕去。了重缁 ④ ,搔
-
【名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与译文]灯花,灯芯的余烬,爆成花形。这两句说,已经过了夜半,事先约好的客人还不见来临,我闲敲着棋子,灯花纷纷被震落了下来。“过夜半”,见出候客之久;“闲敲
-
忽报南昌令,乘骢入郡城。同时趋府客,此日望尘迎。文苑台中妙,冰壶幕下清。洛阳相去远,犹使故林荣。
-
〔一作过青溪水作〕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一作演)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一作明)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