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吴融《送杜鹃花》咏杜鹃花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吴融《送杜鹃花》咏杜鹃花诗赏析

杜鹃花·送杜鹃花咏杜鹃花诗鉴赏

吴融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每当杜鹃花盛开之时,漫山遍野,艳如火焰,灿若云霞,为人喜爱。但是,自从望帝啼血化为杜鹃的传说出世之后,人们又把杜鹃花和杜鹃鸟联系起来,说杜鹃花是杜鹃鸟遍山啼血染成的,从而给杜鹃花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历代咏杜鹃花的诗歌,很少能脱离这一窠臼的,吴融这首诗当然也不例外。

“春红始谢又秋红”,杜鹃花性喜阴耐霜寒,据三才图会记载,江南一带,有的杜鹃花可以自春徂秋相继开放。吴融所送杜鹃大约就是这类品种,它春天的花刚刚凋谢,就又迎着秋风吐红破蕊。这句诗粗粗看来,好象是对杜鹃花的赞赏,但联系全诗,细加揣摩,“红”字和杜鹃啼血相关,给人以悲切的感觉,而中间的“又”字又恰恰写出杜鹃花生命之短暂,令人悯然。可见,诗人对杜鹃两度开花不是赞誉而是同情。它来去匆匆,竟无一些休养喘息的机会,多么不幸!

中间两句诗,诗人连用两处典故,进一步表现了杜鹃花的不幸遭遇。息国原是春秋时期一个小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西南。据左传记载,蔡哀侯向楚文王夸奖息国夫人“妫”如何美貌,楚文王便发兵灭息,掳息夫人入楚宫。息夫人入楚之后,虽为文王生二子,但总是“看花满眼泪,不与楚王言”(见王维息夫人),总是系心故国,思念息君。后来,她乘文王出游的机会逃出楚宫,私见息君,之后便自杀身亡。“息国亡来入楚宫。”诗人引用息夫人的悲剧进一步说明首句中的“春红始谢又秋红”是十分不幸和令人同情的。古蜀国望帝杜宇禅位于鳖灵之后,处西山而隐居修道,死后化为杜鹃,至春则啼,其声凄侧哀怨。“应是蜀冤啼不尽,”那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尽都是望帝杜宇痛哭不尽的鲜血。诗人活用这两则悲剧性的典故传说,不仅加深了杜鹃花开在秋天的悲切苍凉的气氛,同时也寓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遭遇的不幸。诗人何以如此悲怆,痛彻肺腑呢?这两则典故本身只有其答案。息夫人满眼辛酸泪,是出于对故国亲人的眷念,杜鹃鸟的啼叫声又恰是“不如归去”。诗人从进士及第到流离荆南期间,从衮州至歧州,从西蜀到荆南,年复一年,疲于奔命,过着“频叹委飘蓬”式的生活,因此,看到眼前这殷红如血,令人望而生悲的杜鹃花,必然会引起对家乡,对亲人的殷切思念,甚而至于产生“不如归去”的念头。这就是诗人此处用典故的衷肠心曲。在荆南流亡期间,吴融还写过三首子归诗,表现的也是他仕途失意而又远离家乡的痛苦心情。

“更凭颜色诉西风。”杜鹃花颜色如血已够使人悲痛,而诗的末句又将这血红颜色诉诸西风,在悲痛中又掺杂了苍凉的气氛。“颜色”一词照应首句中的“春红”“秋红”,代指杜鹃花,也暗指诗人的思乡愁绪。诗人在荆南期间,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宁肯茹辛含苦,也不肯轻易弃之归返桑梓,于是,只好把满腹乡情诉诸西风,乞求西风把自己内心的缕缕乡愁吹送到家乡山阴。这就把诗人的思乡之苦反复着墨,极力渲染真能催人泪下。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杜鹃花色如啼血和它的悲剧性传说感染了诗人,引起了他的乡愁,写下了这首离怨之作,花人相通,物情互融,借助于送杜鹃花来倾吐诗人的思乡之苦,尽管立意缺乏创新,但词真意切,纡回婉曲,感人至深,仍不失为咏花诗作中的佳品。

猜你喜欢
  • 杜牧《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全诗赏析

    雾冷侵红粉,春阴扑翠钿。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柳暗霏微雨,花愁黯淡天。金钗有几只,抽当酒家钱。

  • 秋心三首(其三)·龚自珍

    秋心三首(其三)龚自珍 我所思兮在何处?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山某水迷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龚自珍是近代启蒙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秋

  • 白居易《新秋喜凉》全诗赏析

    过得炎蒸月,尤宜老病身。衣裳朝不润,枕簟夜相亲。楼月纤纤早,波风袅袅新。光阴与时节,先感是诗人。

  • 吴澄《渡江云·和揭浩斋送春》元代词作鉴赏

    吴澄这首词题为“和揭浩斋送春”,当是一首“送春”为题的和韵之作。捱过了一冬的枯寒沉寂,突然面对春来的莺语花光,生命便仿佛又被重新照亮了似的,谁都不免会欣喜异常。

  • 苏轼《江神子/江城子》全诗鉴赏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拈衰髯。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 苏轼《蝎虎》全诗鉴赏

    黄鸡啄蝎如啄黍,窗间守宫称蝎虎。暗中缴尾伺飞虫,巧捷功夫在腰膂。跂跂脉脉善缘壁,陋质従来谁比数。今年岁旱号蜥蜴,狂走儿童闹歌舞。能衔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龙觅云雨。守宫努力搏苍蝇,明年岁旱当求汝。

  • 《河渎神·汾水碧依依赏析》

    这首词写了一座神庙的景象。   上片头二句写出庙词的环境,境界深邃。“翠娥”二句,是写神仙们已去,空留庙宇,含有抚昔伤今之意,与崔灏《黄鹤楼》诗中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意境相似。   下片写庙内清凄的景象:古画犹在,旧日仙

  • 杜甫《双枫浦(在浏阳县)》全诗赏析

    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

  • 白居易《寻春题诸家园林》全诗赏析

    闻健朝朝出,乘春处处寻。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渐以狂为态,都无闷到心。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

  • 没有共鸣古诗词(关于共鸣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没有共鸣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无人共鸣的古诗词,关于“共鸣”的诗句,关于共鸣的诗句。1.《送李山人还玉溪》唐代 顾况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2.《海子上有期》元代 黄清老金堤晴日共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