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鎡《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张鎡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波双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这首咏海棠的念奴娇作为一支长调,将海棠的娇、艳以及人对花的宠爱、怜惜描绘得淋漓尽致。
海棠是名花,花妍叶茂,姿艳含娇。张镃的念奴娇抓住了海棠花禀赋的特点,写得很传神。
词的上片,词人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极写海棠的娇艳。“明霞”、“紫腻红娇”、“胭脂透”都是反复吟咏海棠的艳丽,而“扶不起”、“半怯春寒”则是对海棠娇弱姿态的形容。上片收束用“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便觉倍增风情。人在入神地赏花,唯恐惊动了娇花,故此“小亭人静”,偏那不懂事的“嫩”莺,鸣叫起来,惊破了这片静寂,这一语写活了全景。
词的下片,以“犹记”领起,抒发了词人对花的怜爱。亦写了对另一人——那位同样娇艳的女子的款款深情,以及希冀长相厮守的隐衷。“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便是这种感情的吐露。“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结句感情绵长,倾吐了对春将离去的忧虑。“诗瘦”二字,很值得玩味。唐代郑谷题海棠诗:“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宋代陈与义咏海棠诗有“海棠默默要诗催”的句子。海棠开放,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锦绣篇章,一旦海棠谢了,他们的诗中还会有那么美丽的颜色吗?黯然失色的诗句,岂不是“瘦”?李清照的名句有“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因造语新奇,富有意境而大受推崇,张镃的“诗瘦”亦可称创造。念奴娇咏物抒情细腻婉约,用词造语都很讲究,可谓铺锦堆绣,但通篇看来则略嫌堆砌。
-
作者: 胡中山 极目的山瘦得像入冬骆驼的脊项 怪难
-
【原题】:潘德久永嘉佳士也闻其能诗久矣而不我过仆一日以小诗挑之遂携古风见访次韵奉舍
-
作者: 曹增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学生必背古诗词30首,内容包括《中学生必备古诗词》前30首,中学生应背的30首古诗是什么,中学生应背的30首古诗是什么。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唐)骆宾王 江南可采莲, 莲叶荷田田。 敕勒川,阴山下。 鹅,鹅,鹅, 鱼戏莲叶间。 鱼戏
-
这首词的写法是:“紧扣别宴,思前想后”。他把离别的情绪融贯到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前途的想像之中去,不同一般,别有一番风味。 词的上片由别宴写起,进而追忆到过去相聚的时日。一开篇就说船已经挂起帆来了准备离去,久久不能离去,只是一杯杯地饮着
-
雪来之时,我在窗前。我与雪,一窗之隔。 我在窗前,三日雪白。雪与我,只隔一窗。 其实,一个念头萌动很久,雪未来之时就已绸缪
-
王思任《天姥山》 王思任 从南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间饭班竹岭,酒家胡当罏艳甚①。桃花流水,胡麻正香,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妇。过会墅,入太平庵
-
(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
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浮客转危坐,归舟应独行。关山同一照,乌鹊自多惊。欲得淮王术,风吹晕已生。 作品赏析依蔡氏编在宝应元年梓州诗内。夜深露气情,江月满江城。浮客转危坐①,归舟应独行。关山同一
-
可怜走马骑驴汉,岂有风光肯占伊。只有三张最惆怅,下山回马尚迟迟。小捷风流已俊才,便将红粉作金台。明年未去池阳郡,更乞春时却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