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牡丹二首》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牡丹二首咏牡丹诗鉴赏
温庭筠
轻阴隔翠帏,宿雨泣晴晖。
醉后佳期在,歌余旧意非。
蝶繁经粉住,蜂重抱香归。
莫惜熏炉夜,因风到舞衣。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于敛翠蛾。
这两首写牡丹的诗格调工细新颖,很值得一读。前一首五言律诗开篇即写牡丹的状貌:用翡翠帘帏轻阴遮护的牡丹,经过一夜小雨,雨过天晴花上露珠如泣,其颜色光彩照人如酒醉的佳人。然而,歌舞之余,佳期难再,渐至衰落。五六两句则联想到花正开时招蜂引蝶,而蝶聚蜂多之时也就是花消香退之际。因此,末尾两句则发出慨叹“莫惜熏炉夜,因风到舞衣”,不要可惜炉内薰香,要充分利用良霄长夜尽情观赏这国色天香。这与苏东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明烛照红妆”是同一意境,皆惜花、惜时实乃惜人之佳作。
第二首七律中则是写一夜宿雨过后,晓风乍起,花下一汪碧水荡漾,红光花色映照水中,依稀压出层层波纹美丽之景。晓风吹拂花中金粉,覆满庭院绿莎。至此,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过雨而娇嫩的牡丹图。三四两句笔锋一顿,咏出两句工丽的对仗“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作者睹花而思人,睹花而起兴。五六两句说看眼前这几多春光,有的含苞待放好似美人微笑,有的花期正盛,一片花团锦簇之中又有声歌相随,真是一派迷人情景。结尾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即景而生情,由情而转思,想到繁华之后的场面:国色天香的美人是否在豪华的宴席客散之后垂下竹帘,频敛翠蛾般的秀眉而赁栏悄思呢?
这两首写牡丹的诗,艺术手法独特,作者以美人喻牡丹,又以牡丹之富贵姿容由盛变衰隐写红颜的命运。真可谓花比人娇,人以花叹,花与人融为一体,进而抒发了个人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感慨。这在当时社会里也不失其进步意义。
-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
-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参赛(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全部目录)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参赛,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全部目录,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诗,小学必背75首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目录) 1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41 寒食 韩 翃2 七步诗 曹植 42 滁州西涧 韦应物 3 敕勒歌 北朝民
-
子墨子曰: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①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 ② ,平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
-
【名句】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语出汉代桓宽《盐铁论·疾贪》。想要影子正,就必须端正投下影子的标杆;想要下面的人廉洁,首先自己要做到廉洁。说明要求别人做的事情,自己应该先做,要以身作则。表:标
-
《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辛弃疾《兰陵王·赋一丘一壑》,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第一百八十八卷
-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 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 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
-
群峰拥轩槛,竹树阴漠漠。公胡苦思山,规构自心作。惟予爱山者,初仕即京洛。嵩峰三十六,终日对高阁。阴晴无朝暮,紫气常浮泊。雄然九州中,气象压寥廓。亦尝步其巅,培塿视四岳。其後窜荆蛮,始识峡山恶。长江泻天
-
萧华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
-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