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欧阳修《凉州令东堂石榴》咏石榴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欧阳修《凉州令东堂石榴》咏石榴诗赏析

石榴·凉州令东堂石榴咏石榴诗鉴赏

欧阳修

翠树芳条飐。的的裙腰初染。佳人携手弄芳菲,绿阴红影,共展双纹簟。插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不堪零落春晚,青苔雨后红点。一去门闲掩。重来却寻朱槛。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见胭脂脸。人非事往眉空敛。谁把佳期赚。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

石榴花深红娇艳,开于暮春;秋日结实,黄里透红,也惹人喜爱。欧阳修这首咏石榴词上片写榴花的红艳以美人比衬;下片写树已结实,进而抒写人事的感慨。

上片,先写石榴树花开时的形象:“翠树芳条飐。的的裙腰初染。”“飐”,指风吹物使之颤动。韩愈诗有:“夜风一何喧,霜桧屡磨飐”之句。“的的”,形容色汉鲜明,宋玉神女赋有“朱唇的其若丹”。这两句意谓:翠绿的石榴树的枝条在春风中飘动,多么象一位美人;而其红艳鲜明的花朵则好似点染在美人裙腰上的花纹。“佳人携手弄芳菲”三句是用真美人和石榴花比并。“佳人携手弄芳菲”自然地把花和人联系在一起。“绿阴红影”是并写树和人。“共展双纹簟”则把花树和美人放在一起,形成一幅画图,意谓这树的红花绿叶和人的红颜绿发互相辉映,真好似展开一领编织着一对美女花纹的簟席。接着从佳人的主观感受写榴花比人更为娇艳:“插花照影窥鸾镜,只恐芳容减。”女人为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插花照镜本是常事,但经作者点染,一个“窥”字和一个“恐”字,写出了超常的境界。一个“窥”字说明佳人照镜子时内心是活动的;而活动的内容却是因为榴花过于娇艳,插上此花唯“恐”芳容减色。至此,从石榴花树似美女到花与美女相辉映,再到美女自恐不如花之美,把石榴花之美推向了最高的境界。然后笔锋陡然一转,上片结句归于落花的描写:暮春将过,红花飘落,使人不堪。这当时曾与美女争艳的榴花一场风雨之后纷纷飘落在树下的青苔之上,留下点点深红。

下片写旧地重游,树已结实。“一去门闲掩”是说此地再无人过问,“重来却寻朱槛”是说旧地重游。一个“寻”字表明已有较长时间未来,但过去的印象很深,所以重游时处处找寻旧时的踪迹。之所以印象很深是由于在此地曾与佳人携手共游,同赏娇艳的榴花,也有过一段与榴花同样美好的生活。“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是胭脂脸”,是说旧地重游来找寻与佳人“携手弄芳菲”的遗踪时,所见到的是树上已结满了累累的果实,每颗石榴黄里透红,好象佳人敷了胭脂的娇红艳美的含情脉脉的脸庞,在秋季的轻霜中搔首弄姿。上片写赏花,由花引出人与花比,下片写石榴的娇艳,又想起携手赏花的人。时间虽然不长,但已“人非事往”,春天里的一段美好相聚已成过去。“谁把佳期赚”是对“人非事往”的抱怨。“眉空敛”则谓抱怨也没有用,因为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了。然而抒情主人公却抱着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的心情提出自己的希望:“芳心只愿长依旧”。在这里,“芳心”句实际是“只愿芳心长依旧”的倒文,抒情主人公但愿和自己相聚的佳人不忘旧情,并把希望寄托在来年:“春风更放明年艳”。意谓希望能在明年春风吹拂的季节,榴花再度开放的时候,能与意中人再度相逢。这收结好象是在人事,然而抒情主人公所期待的佳期正是榴花再度开放的时候,人与花似不可分,“春风更放明年艳”给人以更为宽广想象的余地。

猜你喜欢
  • 唐宋词之《戴复古《满庭芳》》原文、鉴赏和赏析

    戴复古《满庭芳》戴复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 ① ,临皋亭下 ② ,扁舟两度经过。江山如画,风月奈愁何。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 ③ 。风流处 ④ ,竹楼无恙,相对有东坡 ⑤ 。登临,还自笑,狂游四

  • 《天问(节选)·屈原》原文与赏析

    屈原曰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

  • 《念奴娇 送张明之赴京西幕赏析》

    【注释】:张明之,生平不详。京西,路名。宋熙宗年间分京西路为南、北两路,词中提到的襄州,即襄阳,就是京西南路所在地。在南宋,这里是宋金对峙的前沿。从“勿谓时平无事也”等句来看,当时宋金正处于相持状态,所以连前沿地区也保持着平静。这种形势往往

  • 《南都行赏析》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概述南阳佳丽之地、巍峨武阙山的雄伟壮阔之景。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描绘一幅汉光武帝所管辖的市井繁荣,万商云集,皇亲国戚、王侯将相多居住于此,以突显出南阳商业发达、壮阔富饶。

  • 《古朗月行》禅思哲理诗赏析

    古朗月行李白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

  • 辽西婚俗中的“打下处”与“坐福”

    在我国辽西地区,至今存在着“打下处”与“坐福”的民间风俗。 迎娶的头一天,男方要由家族中的“全福人”满语称“全口人”的长辈布置好洞房。洞房里比较要紧的几处:一是炕上被子的四角要放上大枣、花生桂元和栗子

  • 《欲知子弟成何品,但看何人共来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欲知子弟成何品,但看何人共来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子曰:轻绝贫贱,而重绝事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著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子曰:轻绝贫贱,而重绝事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著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名画《早春图》赏析

    早春图 北宋·郭熙作 绢本淡设色 纵一五八.三厘米 横一○八.一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郭熙是御画院的艺学、待诏,但不像一般画院画家那样,囿于规范与程式,而是首先热爱自然,对自然的审美感情诱使他钻研自

  • 寓言《差不多先生传》全文和鉴赏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 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 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 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