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题所赁宅牡丹花X》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题所赁宅牡丹花X咏牡丹诗鉴赏
李益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牡丹,娇贵富丽,红妆异香,居花之王,得天独厚,仿佛美人临风,览者无不销魂,故有天香国色、倾国倾城之称,以致于成为国花。或写花,衬以美人;或写人,衬以娇花;或者人花合写,彼此交融,李白的清平调就是一篇杰作,而“春风拂槛露华浓”似乎成了千古绝唱。总之,这都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对美的追求。王建此诗,正可谓曲尽其致。
“赁宅”,租赁他人的宅院;“饶”,丰富。租赁别人的房宅,本来也是随遇而安,无所好挑剔的,可没想到竟有那么丰饶的牡丹花。一个“得”字,正好表现出他那种喜出望外的得意神情。恰因为得自意外,所以初开之时,便唯恐它是妖了。美人之所以让人心旌不守,神魂颠倒,完全在于她的妖冶妩媚;牡丹含苞初绽,鲜艳欲滴,其荡人心魄,决不下于美人之妖态,只这一句就把牡丹写活了。
第二联承“妖”写来。“粉光”、“肉色”俱是美人动人之处,粉光丽质,滑若凝脂,肉色性感,柔若无骨,这恰是美人的妖态,也同样是花的妖态。“深紫”、“退(淡)红”均属牡丹艳冶之色,而这又正好使人联想起美人的“粉光”和“肉色”来。用“腻”和“娇”二字,直把花作人写,人、物浑然一体,确实表达出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青春美色的尅星是无情的岁月,而娇花名卉的厄运却正是风吹日晒,风吹就会落掉,日炙以致枯焦。怜香惜玉,多情善感的诗人,于赁宅得以名花,的为患难之交,又怎肯失之交臂呢! 你看他千祈祷,万忧愁:
且愿风留著,唯愁日炙燋。
这里既可见出诗人追求美是何等的执着,也可明白牡丹是多么的富丽可爱,以致让诗人倾倒如是。然而自屈原香草美人以比君子,托物讽谕便成为中国抒情诗的一大传统,所以个中不仅有香花的摇落之悲,还有美人的迟暮之叹,更何妨有诗人身处乱世的命运之感!
花儿被吹落,被炙燋了,可她那一缕芳心,仍然楚楚可怜,只有香如故。“怜”既有可爱意,也有惋惜义。这位“零落”的诗人,拾起了“零落”的花蕊,回到屋里把它当香烧了。也不知是花的香气陪伴着他,还是他陪伴着香气,直是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全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中寓情,情里含景,以人写花,以花写人,花、妖、作者三位一体,句句写花,而又无一处不在写人,堪称大手笔。尤其末联,自怜自爱,自伤身世,是花,是妖,也是诗人。形象感人,咀嚼无尽。
-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①,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②,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③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注释】 ①代谢:交替
-
《孙犁锁门》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孙犁 过去,我几乎没有锁门的习惯。年幼时在家里,总是母亲锁门,放学回来,见门锁着进不去,在门外多玩一会就是了,也不会着急。以后在外求学,用不着锁门;住公寓
-
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 [1] ,多不见于篇 [2] 。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 [3] 。 【段意】 叙述司马迁写作此文的缘由。 字数:63 注释 [1]此句谓,本传之所以不载古时候的卜人。所以,之所以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处】唐王昌龄《 出塞 》。 【注释】①龙城:卢龙城,汉时右北平郡所在地。②飞将:汉时李广将军戍守 右北平郡,匈奴人畏惧而不
-
古文·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子厚讳宗元(1)。七世
-
【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注释与译文]谁说人老了就不能再有青春的活力?虽然百川东去,但门前的溪水还向西面流呢!词人一反“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传统观念,以兰溪水的西流说明事物会起变
-
游豫恩同万国懽,新年佳节候初还。华灯烁烁春风里,黄伞亭亭瑞雾间。可爱清光澄夜色,遥知喜气动天颜。自怜曾预称觞列,独宿冰厅梦帝关。
-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m
-
王安石《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望月思乡人之常情,故梁简文帝有“今夜月光来,正上相思台”(《望月诗》);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作者: 李谋 【作家简介】德钦哥都迈(1875—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