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司空曙《石莲花》咏石莲花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司空曙《石莲花》咏石莲花诗赏析

石莲花·石莲花咏石莲花诗鉴赏

司空曙

今逢石上生,本自波中有。

红艳秋风里,谁怜众芳后。

这首咏石莲花小诗写其生地特征及其遭遇,清新可读。首句“今逢石上生,本自波中有”是说石莲花本是水波中所生有的花,现在却在石上得见。其实莲花即荷花本是波中有,而石莲花却是喜干燥、耐旱之植物,因其名中有莲花二字,所以说本应生于水波之中,没想到今天在石上相逢,又紧扣一“石”字。这是巧解花题。三、四句是关键:“红艳秋风里,谁怜众芳后。”意思是当秋风吹动其花色红艳而开放时,又有谁喜爱它呢,它毕竟是落在众芳之后啊。前两句平铺直叙中似乎也含有不幸的意味。本应是在水波中生长之物(即指莲花)现却长于石上,更何况当它红艳花开时,已落在众芳之后呢,这似乎又是一不幸。怜,即爱。诗人对花开于秋风之中、众芳之后有不同看法,往往称颂其抗秋霜,添秋色,有装点秋景之功。如明人陆树声咏雁来红诗就写道“霜叶同红底是春”,“衰迟不为矜颜色,留与群芳殿后尘”,又称其“霜华洗尽朱颜在,不学春花弄巧妍。”并不以红艳秋风里、落于众芳后而觉可耻,相反,倒自有一股英气勃郁其中。司空曙笔下石莲花却是一个生非其地(本自波中有)、开非其时(秋风里、众芳后)、自哀自怜的形象。不过话语中透露出诗人是石莲花的知音。虽然花红落于众芳之后;但诗人提“谁怜”这一本身就是对石莲花的肯定与赞赏。应该说,这是一首有特色的咏花小诗。

猜你喜欢
  • 苏轼《送陈伯修察院赴阙》全诗鉴赏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苦言如药石,瞑眩终见思。屈伸反覆

  • 王维《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全诗赏析

    猿吟一何苦,愁朝复悲夕。莫作巫峡声,肠断秋江客。

  • 韦应物《答徐秀才》全诗赏析

    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岂如白玉仙,方与紫霞升。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一枝非所贵,怀书思武陵。

  • 《春日行赏析》

    《春日行》是乐府时景二十五曲之一,本咏春游,李白拟作咏君王游乐之词。在这首乐府诗中,李白借用向唐玄宗祝寿之机,用黄帝升天的故事,规劝唐玄宗无为而治,为民休养生息,与民同乐,发挥了诗歌的隐讽作用。   此诗主要内容是讽刺封建帝王们好神仙,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全诗鉴赏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湖上有水仙王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欧阳修《鬼车》全诗鉴赏

    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又如百两

  • 《题竹石画(其二)》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国古代的题画诗形式固无大异,但手法却不尽相同。它们有的点墨传神,渲染画之意境;有的侧面落墨,暗示画之所藏;有的借助寓

  • 《古文·肥水之战》鉴赏

    古文·肥水之战 司马光太元七年(1),冬十月,

  •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解读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 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

    【3703】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谢国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46万字,2017年6月第1版,68元)△共15章:①由水成陆:浦东从哪里来,将向何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