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参《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梅咏梅花诗鉴赏
严参
衣染龙涎与麝脐,裁云剪月作冰肌。
小瓶雪水无多子, 只篸横斜一两枝。
我国人民对梅花有着特殊的喜爱,范成大曾在梅谱前序中说:“梅为天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轻重。”由此可见爱梅的普遍性。多少年来,梅花一直成为诗人吟咏、画家描写的对象,而咏梅赋诗又每每离不开“香”字。严参的这首诗,虽然首先写了梅花的香,但并不明显著以“香”字,而是从“衣染龙涎与麝脐”下笔,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龙涎,原是抹香鲸病胃的一种分泌物,因得于海上,故称龙涎,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前人写香往往用龙涎特指,以示其香之珍贵。如苏轼诗,“檀心已作龙涎吐”,“香似龙涎仍酽白”;麝脐,是麝香的别称,因产于麝的脐下而得名,其香据说顶风还香三百里。龙涎,麝脐,一个产于海上,一个产于陆地,稀奇难得,用此来形容梅香,以显示梅香之珍奇。作者以衣染二字写梅香,就将梅花拟人化了,似佳人着妆,遍体飘香。下一句就是进一步就此生发。“裁云剪月作冰肌”,洁白的梅花,象是裁掉天上白色的云彩,剪下银色的月光来做成。一般的白色,已经令人想到了幽雅、高洁,但这里是“作冰肌”,更使人想到梅花冰肌玉骨,显然是拟人化手法,使人联想到其高雅品格。写梅与雪的诗句不乏其例,如“婵娟一种如冰雪,依旧春风笑野棠”,(王安石梅花诗)其中,婵娟也是描写佳人常用之语、这里写梅的姿态美好,也同样能令人联想到佳人芳姿。以“裁云剪月作冰肌”句,则意境又显得开阔宏大,令人想到冰天雪地的寒月之下,浮云漂荡,梅花摇曳,从而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清丽超逸,潇洒绝尘。前两句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着“染、裁、剪”等字,写了梅花香幽、色雅,作大量的渲染后,三四句则水到渠成,毫无斧凿之痕迹。“瓶中雪水无多子,只篸横斜一两枝”,对于冰肌玉骨、幽香四放的梅花来说,在瓶子里的雪水中,插上一两枝就可以了,表现了梅花高洁淡雅、姿态婀娜,正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样,“花不在多,一枝则雅”。
严参的这首诗,构思新颖,将梅花比作高雅圣洁、婀娜多姿的佳人。突出了梅花的香浓、韵胜、格高,在众多的咏梅诗中显得颇有特色。
-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娇姿共爱
-
[晋] 鲁 褒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 ② ,内则其方,外则其圆 ③ 。其积如山,其流如川 ④ 。动静有时,行藏有节 ⑤ 。市井便易,不患耗折 ⑥ 。难折象寿,不匮象道 ⑦ ,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⑧ 。
-
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多。知君新称意,好得奈春何。
-
赋句诗章妙入神,未年三十即无身。常嗟薄命形憔悴,若比弘贞是幸人。
-
【名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语出明代于谦《入京》诗。寸物不带,甩着两只长袖入京而去,免得让人们说长道短。两句诗写出了作者清廉不贪的为官思想和作风。清风两袖:两袖清风,比喻廉洁。朝天:指进京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
-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作品赏析原序: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徵名
-
第一首诗总的调子是抑郁的,但前四句并不沉闷,抑郁中有欢快,泪与笑俱,起伏多变。“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归心似箭,匆忙赶路,心里计算着到家的日子。为了表达归家的急迫心情,诗人注意了词语的选择,“行行”是重言,富有表达力,写出了诗人奔走
-
汉文帝议振贷诏 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
-
这首诗和同期所写的《夜读兵书》等诗一样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开头两句生动地描写春社日农村的热闹景象。三四句突然转折,写农民只不过暂且祈求麦熟能吃饱饭,不能再说谷践伤农。这样写,含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同情。接着,由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