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导) 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君子的教育方法,是善于启发诱导: 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拉着他们走,激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前进,开导学生而不是代作结论。能引导学生而不硬拉着学生走,师生关系就和顺; 能激励学生而不硬推着学生前进,学生学起来...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宋词典故·一饮千钟 【出典】 旧题汉·孔鲋《孔丛子》卷下《儒服》:“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吾子何辞焉?’” 【释义...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明季北略》是记载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史著。清初计六奇撰。成书于康熙十年(1670),嘉庆、道光间有北京琉璃厂木活字本刊行。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图书馆集成印刷局刊行石印巾箱本;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记载农夫遭受剥削的长诗,描绘他们一年到头,不分昼夜地劳动,但收获是被贵族们享用着,自己却免不了饥寒。 七月流火,(一) 七月火星向西移, 九月授衣。(二) 九月就该发寒衣。 一之日觱发,(三)...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南唐词派主要指南唐二主(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冯延巳。从时间上说南唐词派的形成稍后于花间词派,在当时地方割据的历史条件下,二者之间并无承传关系。但南唐词派与花间词派又有相同处:其一,南唐词派在总体上亦...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福州的白塔、乌塔,一在于山麓,一在乌山脚,两塔东西遥遥相望,黑白相衬,互为犄角,蔚为壮观。“榕城双塔”成为福州一胜。 那么,这双塔是谁盖的呢? 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福州是一个王国的都城,国王总希望能扩大...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良冶(yě):善于冶炼铸造的工匠。裘(qiú):皮衣。良弓:善于制造弓箭的人。箕(jī):簸箕。父亲会冶炼金属,儿子就能触类旁通,学会缝皮装;父亲会造弓,儿...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范成大诗《四时田园杂兴(七首)》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范成大诗《四时田园杂兴(七首)》 淳熙丙午,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书一绝,终岁得六十篇,号《四时田园杂兴》。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二...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宋词有两派:一是婉约派,一是豪放派。无论北宋还是南宋,词坛皆如鲜花争妍,各放异彩。正如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宋)陆九渊 我家应天山, 山高数万丈。 土开园池美, 林壑千万状。 山西有龙虎①, 烟霞耿相望②。 寒清漾微波, 暖翠团前障③。 天光入行舟, 野色随支杖④。 吾党二三子⑤, 幽赏最清旷。 引兴谷云...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情感(“心”)与音声(“声”“音”)的关系,是《乐记》音乐思想中发挥得较充分的一个方面。在此“心”“声”关系中的“心”,不同于前面所述“心”“物”关系的“心”——与“性”的联系更多些,具有“静”、“德...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武皇承基 〔2〕 ,诞膺天命 〔3〕 ,握图御宇 〔4〕 ,敷化导民 〔5〕 ,以佚代劳 〔6〕 ,以治易乱。绝缣纶之贡 〔7〕 ,去雕琢之饰,制奢俗以变俭约 〔8〕 ,止浇风而反淳朴 〔9〕 。雅好...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意在诗外。(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诗例】 古碑 姚合 荒田一片石,文字满青苔。 不是逢闲客,何人肯读来? 【解析】 “意在诗外”,是指诗歌创作的立意主旨或诗歌的意蕴、意境,体现于诗歌的文辞或形象之...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解缙等撰。《永乐大典》是明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历时五年,先后参加者达二千一百六十九人,仅誊抄的书手就有一千三百多人。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六年 (1408),定名 《永乐大典》。《永乐...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述要] 孔子进周公庙,遇事都发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叔梁纥之子懂礼呢?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1]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 [2] ,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3]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4] ;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5] 。其处智勇,可...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夜莺啊,森林里万籁俱寂,你夜间 在那百花盛开的枝头鸣奏; 叫情侣的心田充满新的盼头, 趁欢乐的时神把调顺的五月来招延: 你珠圆玉润催眠白天的丹凤眼, 在杜鹃张开笨拙的嘴巴前先鸣奏, 就预示情场得意;愿...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杨柳枝(八首选六) [唐]白居易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清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名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语出晋代陶潜《归园田居五首》诗之二。和村里的农民交往,见面时不谈世俗的杂事,只说与桑麻生长有关的情况。两句诗表明作者对农事的关心;同时,由于参加农业劳动,与农民有了共同...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仿佛与林黛玉有意识地进行对照,薛宝钗是含着温文尔雅的微笑登上贾府的人生舞台的。 不妨从薛宝钗那把“不离不弃”的金锁说起。胖胖的宝姑娘,每日价戴着金锁,实在是一个额外负担,所以她不无感叹地说:“也是个人...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明有奇巧人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②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每旦,击钟二十四声,家众俱兴。四声,咸与盥漱。八声,入有序堂。家长中坐,男女分坐左右,令未冠子弟朗诵男女训诫之辞。男训云:“人家盛衰,皆系乎积善与积恶而已。何为积善?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天时地利人和》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王炎《双溪种花二首》 其一 双溪渐有杂花开,每日扶筇到一回。 ① 胜似名园空锁闭,主人至老不归来。 ② 【注释】 ①双溪:地名,在婺源县境内武水南面。作者晚年卜居于此,并在附近种花,因以为号。杂花:各...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原文〕 野有蔓草, 零露 兮。 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 (韩清、婉作青、 邂逅相遇, 宛。) 适我愿兮。 ( 、婉、愿,寒部。) 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 与子偕臧...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