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诗首联叙述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颔联与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尾联阐述禅师的平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
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寺分为两寺,而两山相近,进了此山,也就等于进了彼山。
颔联接着细写两寺、两...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那一时代,他把芳菲的春景、闲适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状况联系起来写,表达了内心极度的欢愉,毫无粉饰太平之嫌,写得真实、健康、开朗。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即是年过花甲的作者自己。这就有一种酒不醉人人自...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上京,即元代上都开平。元统元年(1333),萨都剌为南台掾史,奉命赴上都迎接新任南台中承马祖常。在上都期间,作者写了《上京即事》组诗记叙漠北风光习俗。萨都剌虽然是色目人,但从父、祖时代就已移居雁门。他本人也长期生活在中原和江南地区。元统年间他来到上京,第一次看到沙漠中牧民生活的真实景象,无疑是颇为新...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送春词,虽对春光无限眷恋,却无伤春情绪。上片写名园百花盛开,娇红白,争荣斗艳。诗朋酒伴,不负大好春光,秉烛夜游。下片写春去茫茫,一年一度。但令莺燕不怨,任蜂蝶飞过东墙。结句新颖,情韵无限。通篇工丽典雅,和婉含蓄,为历来词家所称赏。...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才刚刚听到窗外有雨声,就已经感觉到浓浓的秋意了。身上的寒意大多是心里的妻凉带来的,身边没有知己,自然感觉到凉意。夜雨之中。更能听到蟋蟀和寒蝉的悲鸣声,秋意渐浓,蟋蟀和寒蝉也知道自己生命无多,故而叫声凄厉。在夜色下,这更让人产生无限的哀怨。“绕砌蛋蟹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上...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1840年,英军入侵天津海口,清政府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谈判,并将林则徐撤职查办,随后充军伊犁(今属新疆)。《塞外杂咏》即林则徐充军途中,见天山风貌有感而发。林则徐虽不以文名,其诗却自有独到之处,尤其是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不愧为世人敬仰。诗从写景入手:“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天山雪峰,数...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起句用虚实相济的手法,高度概括地叙述了三年来金兵两次大规模的进攻,像引信一样点燃了诗人心灵的火花。徐、泗、楚、扬均离淮水不远,金人第二次南犯,时值春季,故曰“绕淮春”。着以“又”字,则将前次来犯一并叙出,用语简洁。次句用“叹息”二字表出忧国之意,接以“犹为国有人”,则语带愤激。贾谊《治安策》曰:“犹...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咏柳》诗,全从所咏的对象着笔,确切地说:咏的是春柳。全诗八句写了柳,也点染上春天的色彩。 开头两句:“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东君,也就是人们乐于歌颂的春之神,他对于杨柳是最钟情的。只要春天的脚步来到了人间,陌头的杨柳,就首先呈现出金黄的颜色,渐渐地由鹅黄成为嫩...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诗人在仕隐之间矛盾着,心是痛苦的。许衡为元初的一位著名理学家,笃信程朱理学,居苏门时与姚枢、窦默“相讲习”,“慨然以道为己任”。苏门是太行山的支脉,在河南辉县西北,古所谓“苏门啸”者以此。他的本意是要做官的,但并不随便做官,更不滥做官,只不过是把做官当做“行道”的必要手段而已。至元二年(公元1265...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诗一开始就对郑所南所画的兰抒发自己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把郑所南所画的兰加以改造后而抒发的。郑所南画的是不着土地的兰花。而作者想象这画中的兰花,在肃杀的秋风里已变成了茅草。这里作者用了屈原《离骚》中“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一提到“秋”,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马致远那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殊不知,元曲中有诸多关于“秋”的作品,其中不乏别出机杼的曲子,好比朱庭玉的这首《天净沙·秋》。
此小令开头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然后写作者内心...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诗叙述了织妇终年辛苦而生活艰难,在官府租税和高利贷剥削下,连麻布衣都穿不上的情形,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以第一人称来写,紧紧围绕织妇的勤与贫着墨,层层递进,对比鲜明,语言质朴自然,一...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诗中首联以《三国志》起首,奠定咏史的基调;颔联描写眼前之景,写得气象开阔;颈联感慨自己政治上坎坷漂泊的际遇;尾联反用孙权使鲁肃屯巴丘事,表达内心的情感。全诗沉郁蕴藉,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首句“三分书里识巴丘”...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灵隐寺月夜》是一首五言古体诗。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附近有飞来峰、冷泉亭诸名胜,是西湖的游览胜地。“月夜”标题,可见这首诗描写的是灵隐寺的月夜景色。从诗中“夜寒”、“落叶”看,时间当在深秋。
首二句,“夜寒”点时间,在深...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七月初七,是牛、女二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日期。时值闰年,因而可以看做有两个七夕,词人便设想,这是天公出于对经年因分离而愁损的儿女的爱怜。构思既巧,词亦隽雅。...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第一首诗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绪。诗中所写的时间是春日的黄昏。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内心感情。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接下“欲望休”三字则维...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唐玄宗时,斗鸡、舞马、歌舞、百戏等,成为宫廷不可或缺的享乐活动。玄宗晚年耽于享乐导致了“安史之乱”,唐王朝几至灭亡。王建七律《春日五门西望》,即是一首讽刺玄宗荒淫误国的篇章。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御堤。”“五门”,又称午门...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绝句为诗人虞集在朝廷任翰林官时所作。虞集于元仁宗六年(1319),诗人时年四十九岁,入翰林至元文宗崩(1330年,诗人时年五十九岁)“谢病归临川”,在翰林院任职达10年之久,这也是他仕途生涯中的最后10年。从诗的内容看,当为诗人任翰林官时的中后期作品。诗人在“晚直金銮殿”时,因“忽听春雨”而勾起...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迎春词章法别致,构思新颖。春已悄悄来到人间。来是何时?却无人知。词中不言陌头杨柳,枝上杏花,却说年轻女子头上先已花枝袅袅。她们一边打扮,一边说笑,成群结队地争着去看那些新考中的青年才士。此词以欢快而又含蓄、热闹而又风雅的情趣,烘衬出...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明写客中思家实则蕴含作者故国之思的小令。
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起首写因笛声撩人心魄而引起思乡之情。汉代马融居平阳时,听客舍有人吹笛甚悲,因思念洛阳亲友,作《笛赋》。李白也有《春夜洛城闻笛》诗。小令从一开始便定下深沉的思...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咏月诗。
经过前面一番艰苦的探索之后,香菱终于摸到了做诗的门径,因此此诗一出,就顿放异彩,成为一首具有真正艺术美的作品。诗的首联起句就显得气势不凡:“精华欲掩料应难”,表面上言浓密的云雾终究难以遮盖纯净皎洁的月光...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写于乾隆五十三年秋、高鹗中顺天乡举时与恋人畹君久别相会的情景。作者科举得意之时,又与所恋之人久别重逢,天从人愿。字里行间透露出由衷的欣喜之情。全词写得情真意挚,缱绻缠绵,雅丽和婉。...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题赠词。上片就枫落吴江,感物思人,点出天寒和相思。相传雁能传书,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讯息。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泠雪景,与“枫落吴江”回映,倍增两地相思之苦。全词情真意切,宛转有致。...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寄兴深微”的艳词。
上片写眼中所见的景象,是在梦醒后睡眼惺忪时见到的。它给人一种迷离恍惚、依稀隐约的审美感受。是现实中的生活,也是幻想中的追求;像是别有寄托,又像是纯粹抒情。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浮现在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词的上片通过选取江南农村独具特色的题材和生活场景,描写了乡村生活的安恬美好,表达了洋溢在作者心头的喜悦。“北陇田高踏水频”,北面高地上的农民在不停地踏着水车,灌溉农田。“频”充满动态和声势,也暗示出农民在农忙时节的辛苦勤劳。“西溪禾早已...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