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前两句写济南初春雪后乍晴以及泉眼之多。“山郡逢春复乍晴”句,紧扣诗题,“山郡”点明济南是一座群山环绕的城市;“逢春”和“乍晴”是交待诗的具体形象所赖以产生的节候。续句“陂塘分出几泉清”,表现号称“泉城”的济南最典型的景色。济南城区,有七...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该词上片追述昔日官中的繁华生活,下片设想王昭仪的处境和心曲,代她一诉衷肠。全词多次使用典故,描述了家国破碎的凄惨,将词人内心的哀愁表达地淋漓尽致。
上片主要以追述昔日宫中的繁华生活为主,和王词原作相同。二人身份不同,回忆内容不一。王...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古代诗人常以人与自然的默契,来表达一种超旷的情致。李白有“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辛弃疾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既是一种谐趣,又是作者自我意识对象化的巧妙修辞。“西山不似庞公傲,城府有楼山便倒”同样表现出这样一种超迈和...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杨继盛,明代爱国将领,曾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先是上疏朝廷,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后又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造毒刑,被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开头一句,勾勒出一幅远山环绕着春江,烟雾四处迷茫而渔翁独钓的优美画面。“白鸟飞来”二句,生动地描述了具有无穷乐趣的渔家生活。如果说张志和《渔父》词是一幅斜风细雨垂钓图,表现了词人浸沉在江南春色的自然美景之中的欣快心情,那么,词人的词所写...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寸寸河山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诗抒写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签订《马关条约》之往事时的哀痛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全诗语句警拔,撼人心魄,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春愁难遣强看山”,貌似平淡,其实蕴含的情感特别丰富...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初夏傍晚,酴醾飘香,荇风轻约,词人曲阑凭遍,情思悠长,以至忘了卷帘,耽搁了双燕归梁。全词着墨纤细,抒怀曲婉,表现出女词人体物的精微和咏物的巧思。...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是追和南北朝时的柳恽的《江南曲》而作,诗承接柳恽《江南曲》意,重在写离别后的欢聚之情。首联描写汀洲上的白苹,颔联描写江边、岸上的优美景色,颈联表达对柳恽的敬意,尾联描写水中鱼儿竞游。这首诗句法和格调都模仿了柳诗所用的齐梁体,李贺以...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抒写春日感怀。上片写眼前景色。垂杨道上紫骝嘶过。画楼春早,一树桃花。下片抒怀人之情。前梦迷离,征帆远去。波声渐小。芳草连天,越溪云杳。全词曲折含蓄,和婉工丽。...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题咏之作。诗虽以“王氏能远楼”为题,其实只是一首饮酒歌。“能远楼”或是王氏酒家。诗一起就用了两个典故。“天池鹏”出自《庄子·逍遥游》,说是南冥天池乃北海鲲鹏的目的地,此鸟一飞便在九万里高空之上,实在是逍遥之至。“辽东鹤”出自《搜神后记》,说是辽东人丁令威学道化鹤,千年一归,见城郭如故而人物一...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赤壁怀古词。上片说苏轼贬黜黄州时所作赤壁词、赋,是抒写现实感触而借兴亡之感出之。下片先扬后抑。通篇隐含江山依旧、英杰流逝、人生瞬息、功业渺茫之慨。将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相比,可以感到苏词虽流露壮志难酬、自觉苍老之感...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写离别之苦。
上阕连用花、莺、芭蕉、杨柳、雨、相思树六种物事作渲染、衬托,以柳“丝”谐情“思”,并引进凄婉的爱情传说,表达双方情谊之深,抒发不忍离别的感情。“芭蕉心一寸,杨柳思千缕”与“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两联警绝,把饯别...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描写的是暮春景色,暮春时节,春花已泻,狼藉满路,大好春光已逝去,只有那多情燕子,追逐着春光,飞翔于花丛柳绿之间。而铜镜前人儿不知不觉已韶华暮,容颜已老。花开花又落,人生几度春,词人不觉发出“九十花期能几许”的哀怨。此景无可追,此情无可待...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长安怀古》为咏史之作。“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作者居高临下地鸟瞰了长安的险要形势和壮丽风光。紧接着,又用激昂的带议论性的语言揭示出:秦始皇、隋炀帝这些暴君役使人民修建起来的离宫、上林苑,早已不复存在,只是留下一个骂名;...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写了立秋一到,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的变化。全诗的境况,紧扣题意,构思巧妙。
此诗精神全在一个“寻”字。写一种朦朦胧胧,惆怅无奈的情态。
“乳鸦啼散玉屏空”写傍晚时景色的变化。起初...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就清晨眼前的景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俞立之,当是作者唱和的朋友,生平不详。开头四句,描绘了清晨所见自然景物在宁静中蕴涵的生机。首句写寒水之清澄。唯水之清明,沙洲水痕方显其浅,一个“浅”字,便使读者可以想见寒水的清澄莹澈,不杂尘渣,宛如...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韦庄入蜀时的心态是非常复杂的。这从韦庄接到朝廷命令时所作的另一首诗《寄右省李起居》中可以看出。《寄右省李起居》开头两句“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微郎”,则说明韦庄在接到朝廷征书准备入蜀一开始时是非常欣喜和激动的,但在奉使入蜀时所作的这...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眼前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上片布景,展现行猎的场景。谓平原革枯,黄叶骚骚。这是重阳后郊外的景象。清秋时节,郊外平原,行猎的时间、地点,因此已有清楚的交代。但步入现场,却引起对于另一场景的思忆。接着,“今来是”,现场的场景又回到眼前。上片以“枯”、“残”、“惨”,...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因为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纳兰性德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然而,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多次被用为诗歌鉴赏的材料,但对其鉴赏的文字却非常少。这并不是黄庭坚的诗中佳作,但代表了他的诗歌特色:“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风格奇硬拗涩。全诗整体用典,局部诗句也用典,所以意思有点难理解。 首先说说标题,“和游景叔月报三捷 ”细心地读者一眼就会发现这是一首应和诗。古...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