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在揭傒斯早年的汉、湘之游中,武昌是他居留最久、印象最深的城市。诗的首联,只交代了梦中来到黄鹤楼、鹦鹉洲这二处昔日游历之地,连用二地名,毫不修饰,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用浑厚的笔法,把景物浑然推出(还有意无意地带了一个“浑”字),这正是诗人...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题为杨花,作者哀杨花,亦是自哀。白絮随风东西,漫无依托,常使人想起飘忽不定的人生。作者从杨花联想到自己,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内心的感慨。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采用了咏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的品格。
第一、二两句是对竹子的描写。写官舍北窗边数百竿辣立的竹子不知是谁种下的,但如今伴诗人苦吟非常相称。点出“官舍竹”,即为“闲官”...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写春怨。上片写景。春波软荡,碧水红楼。下片写人因别离而消瘦。情思缠绵,温柔含蓄。全词轻柔俊雅,别样风流。...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宋朝被元灭亡以后,文人诗社大行。这首《秋色》就是写于山阴(今绍兴)诗社而被选中的一首诗。黄庚入元以后,浪迹江湖,流连山水。山阴景色绝胜,是诗人长久羁留之地。其《月屋漫稿》说:“江湖十年客,两度到西州”(《书山阴驿》),“西州旧游地,十载此淹留”(《西州即事》)。西州即山阴,因在诗人故乡天台西北,故称...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词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以为是写戊戌变法后维新党人的命运,而梁令娴《艺蘅馆词选》认为是长素少年绮作。
实则二说并误。此词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为和梁鼎芬《题荷花画幅》之作。梁原词云:“又是阑干惆怅处,酒醉初醒,醒后还...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写暮春景色,抒惜春情怀。暮春三月,柳絮纷飞,万转千回,落向何处?眼前春老花残,颓垣病树,时光如流水,“日夜东南注”。全词构思精巧,含蕴颇深。语言美,意境亦美。...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着意抒情。写人物而以景物相衬,于情景交融中微露惜春怀人之意。含蓄委婉,轻柔细腻,往往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上阕“我又南行矣!”一声惊叹感喟语劈首揭出,便现突兀倔傲之势,然而,这并非故作姿态,实在是积郁不平的迸发,所以才含蕴丰厚、情意挚深,足可振起通体,为下面开出无限天地,直注终句。“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是写一己的生活遭际。龚自珍去...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的是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诗前二句选取“少”、“老”两种人对待鸡啼声的不同表现,以“少闻”而“眠”与“老听”而“起”作对照,形象地概括了当时不同人的处世态度:年轻人听到鸡鸣声才上床入睡,老年人听到鸡啼声已起身了。这里,诗人以“少”和“老”的大跨度时间以及“闻鸡...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把自己这些年的生活、情怀写给朋友们看,提笔便有许多辛酸。诗人把这许多辛酸,融铸在“衰发萧萧老郡丞”这个起句里,先给朋友们展示一幅自画像:白发稀疏,老态颓唐,这已是一层辛酸;官位又不过是辅佐州长官的郡丞,而且是“老郡丞”——多年来一直作一...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上片“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起笔即点出德祐之难,词人用形象的语言,写亡国的巨变。朝廷还沉浸在欢歌乐舞之中,却突然被城外惊天动地的战鼓惊醒,战争的血雨腥骤然降落的皇城深宫。这里,词人借唐天宝之变写本朝之事,借历史来喻今,批判朝廷...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七律写大旱不雨的严重灾情,表现了诗人悲悯民瘼和彻夜不眠的忧虑、焦灼之情。首联写大旱之下农民的痛苦。“农父看云泪亦干”,描绘出农民翘首仰望天空云气,殷切盼望天降甘霖以活禾稼的焦急情状和望眼欲穿、眼枯泪干的生动形象。透过这一雨未降而泪流干的外部动作的对比,自不难想见农夫那焦灼祈祷到痛哭绝望的内心波澜...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由于诗中所表现的,不是一时一地的感受,而是对蓟外边塞战争的总体概括。因此一开头就说,站在蓟门北望,每次战役都令人伤情。秦汉以来,关山、陇水、明月,就是无数次战争的见证。诗人的视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由眼前的关山月联想到汉时的关山月,由流向秦朝所见的城垣的陇头水想到了自古及今无数人的呜咽声。“关山...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词的前两句“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由荠菜开花...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上片写景,营造凄清的氛围。“风紧雁行高”,开篇五个字便是寂寞的形状,宛如天际的白云,看似有形,却是无形。也正是因为如此,寂寞才难以捉摸,时而飘来,进入心里,让人无法释怀。容若最是能体会寂寞的,他的心,从始至终,从未曾冰释过。“无边落木萧...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青溪,位于安徽宣城县南,是江南名胜。歙州,是方回的家乡,与青溪相邻。此诗正是诗人乘舟还乡途经青溪时所作。“蕨拳欲动苕抽芽”,首句描写初春百草萌发的美景。“蕨”,菜名,嫩叶可食,初生时形状像小儿拳,故又名蕨拳。李白有“初拳几只蕨”(《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黄庭坚有“蕨芽已作小儿拳”(《观化十五...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抒写诗人出居庸关游宦的感受。诗劈头就自称“倦客”,说自己屡经漂泊而感到厌倦,为全诗定下基调。尽管自己已经很倦了,又要出关去做官,又要漂泊,又是在炎炎暑天。诗用一个“畏”字,与前面“倦”字相照应,表现了诗人极不愿意游宦,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诗很凝练,既写出了自己恶劣的心绪,又写出了漂泊的时间(夏...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曹雪芹巧妙地通过林黛玉对柳絮的吟咏,抒写对未来悲剧的预感。自己的命运也将要象柳絮那样飘泊不定,不知是“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倾诉了无依无靠、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全词以拟人化手法,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凄楚哀...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陈子龙的词婉丽风流,独具神韵,无论叙私情,还是言国事,都“以浓艳之笔,传凄婉之神”(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这首《山花子》词就是一首凄丽悲婉的佳作。词题为“春恨”,但非关春情,也非关春光,而是以眼前的春色为契机,发抒悲怀故国的一腔遗恨。...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唐代镇州,宋改为真定府,元改为真定路,即今河北正定县。《元史·刘因传》云:“甫弱冠……国子司业砚弥坚教授真定,因从之游,同舍生皆不能及。”这首诗当是诗人十年之后再过镇州旧地重游时所作,时当三十来岁。刘因故乡是容城(今属保定市辖县),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咏七夕。上片遥念仙侣欢会。先写新秋夜色。凉月横舟,银河浸练,碧空如洗。次写双星相会。桥倚高寒,鹊飞碧空,绵绵离恨,欢情几许;千秋今夕。下片抒发感怀。夜色沉沉,独感岑寂,回忆昔日,亭榭穿针,金鸭香袅。而今玉徽尘积,新凉半枕。窗外泪雨,...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朱嗣发是宋末遗民。这是一首弃妇词,写一位女子与情人结合、遭弃和后悔的过程。开篇三句:“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写一位女子对着瑟瑟的秋风,鬓发蓬乱,满腹心事。意在说明:这个女子的遭遇很不幸,内心异常矛盾和苦痛。此刻,她浸入对往事的...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