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吴均: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峰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南朝吴均的山水文久享盛誉。这篇以清新峻峭的文笔和挚爱眷恋的心情生动地描绘了淅西山水风光,读之犹如随其荡舟于富春江,壮观奇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旖旎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吴均山水文的长处在于不为写景而写景。他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清高隐逸的主观情感,做到景中含情,意境深远。起笔两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乍看纯粹写景,细加品味即知兼具抒情。前句表达秋高气爽所给予作者的一种澄静怡然的美感,也就是说,这“净”字一语双关,它既是对万里无云的形容,也是作者内心感受的写照。后句“色”字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具体的某种颜色,因为天是蔚蓝色的,山是青翠色的,无论近视远眺,两者都难以混为一色。实际上,这“色”字同样一语双关,它既浑指自然景观之色,更特指心理上的色调感,蕴含着作者抛开俗事,遨游山水时油然升起的轻松愉悦心情。

吴均倾心山水,对于自然界的风光声响具有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并且具有提炼美和表现美的艺术创造力,他善于抓住自然景观的典型特征,勾勒一两笔,就使景物维妙维肖地跃诸纸上。试看此文对富春江的描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首先形容江水苍青碧绿,深澄透澈,然后承上发挥,将“千丈见底”进一步具体化和形象化——连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和江底细小的砂石都历历在目。这样一刻画,寥寥八字就使读者对富春江的澄澈明净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最后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富春江的另一种景象——急流快过脱弦的飞箭,猛浪仿佛奔腾的骏马,读此两句如见惊涛,如闻骇浪,江水雄壮的气势令人惊心动魄。在这六句中前四句描写江水安流时的澄澈,是富春江特有的阴柔之美,后两句渲染江水奔泻时的迅猛,这是富春江别具的阳刚之美,两相比照,互相映衬,富春江更显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

吴均识鉴高远,笔意超俗,他不是呆板地描摹山水景物的外形,而是根据内心独特的感受,展开艺术想象之翼,锐意表现自然景物的神韵气势。他这样描写富春江两岸的高山:“夹峰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的高山峻岭,凭借各自险要的地势,竞先向高空起升,较量着谁高谁远,它们争先恐后地指插云霄,造成了连绵不断的群山。静止的山峦“争高直指”,俨然有了生命,这是多么奇崛奔放的景观!这里作者把随舟飘荡所产生的群山晃动的心理错觉,加以大胆的艺术想象,夸张地构思出群山竞奔蓝天的图景,这样一来变山峦的静态美为动态美,挥洒几笔就点化出群山的宏伟气势,真是匠心独运,达到了艺术上神似的绝妙境界。

吴均具有音乐家的敏锐听觉,他善于捕捉大自然的音符,并把它编组成清脆悦耳的乐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里石上叮咚的泉声和空中嘤嘤的鸟鸣互相融汇,宛转不断的蝉声和此起彼伏的猿啼遥相呼应,组合成一支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在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胜景之后,直接抒发由眼前美景所激发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综观全文,不难体会所谓“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实际上是将山水美景与仕途竞进加以对比,并用前者否定后者,用大自然的安谧宁静否定仕途的嚣闹危险,用大自然的雄伟壮阔否定仕途的卑微渺小,用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否定仕途的昏暗没落,这些正是作者“素重幽居”,系情山水的思想根源,也是他由以自我净化的意趣所在。

猜你喜欢
  • 杜甫《扬旗》全诗赏析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庭空六马入,駊騀扬旗旌。回回偃飞盖,熠熠迸流星。来缠风飙急,去擘山岳倾。材归俯身尽,妙取略地平。虹霓就掌握,舒卷随人轻。三州陷犬

  • 鲁迅《鸭的喜剧》散文全文

    鸭的喜剧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便向我诉苦说: “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

  • 《清平乐》(黄庭坚)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

  • 与可画先胸有竹, 庖丁解正目无牛。

    名言: 与可画先胸有竹, 庖丁解正目无牛。 注释: 与可: 文与可, 宋代画家, 善画竹。庖丁:《庄子·养生主》所记载的厨师。 句意: 文与可画竹之前胸有成竹, 庖丁解牛时目无全牛。 出处: 清· 赵

  • 精品唐诗之杜牧《题乌江亭》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杜牧《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是诗人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所写的一首咏史诗。诗人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正确总结失败

  • 夸西莫多,萨瓦多尔作品分析

    【生卒】:1901—1968【介绍】: 意大利著名诗人、翻译家、意大利隐逸派*诗歌的重要作家,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夸西莫多生于西西

  • 《牵缆词·王又旦》原文与赏析

    王又旦昴毕西横夜犹暗,官船催夫牵锦缆。石尤风高霜满河,欲行未行徒蹉跎。天明前村鸡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以后,做过江浙行省务官

  • 《金莲仙史》原文和解析

    金莲仙史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四卷二十四回。自序署“台南青阳道人潘昶明广”。作者潘昶,字明广,号台南青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

  • 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魏]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又称《陇西行》,乐府旧题,属《相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