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先秦散文·尚书·无逸(周书)》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先秦散文·尚书·无逸(周书)》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尚书·无逸(周书)原文鉴赏

周公曰:“鸣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 ‘昔之人无闻知(11)!’”

周公曰:“鸣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12),严恭寅畏(13),天命自度(14)。治民祗惧(15),不敢荒宁(16)。肆中宗之享国(17),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18),时旧劳于外(19),爰暨小人(20)。作其即位(21),乃或亮阴(22),三年不言(23);其惟不言,言乃雍(24)。不敢荒宁,嘉靖殷邦(25)。至于小大(26),无时或怨(27)。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28),不义惟王(29),旧为小人(30)。作即其位(31),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32),不敢侮鳏寡(33)。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34),生则逸(35),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36)。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37),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38)。”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39),克自抑畏(40)。文王卑服(41),即康功田功(42)。徽柔懿恭(43),怀保小民(44),惠鲜鳏寡(45)。自朝至于日中、昃(46),不遑暇食(47),用咸和万民(48)。文王不敢盘于游田(49),以庶邦惟正之共(50)。文王受命惟中身(51),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鸣呼!继自今嗣王(52),则其无淫于观(53),于逸,于游,于田(54),以万民惟正之共。无皇曰‘今日耽乐’(55)。乃非民攸训(56),非天攸若(57),时人丕则有愆(58)。无若殷王受之迷乱(59),酗于酒德哉(60)!”

周公曰:“鸣呼!我闻曰:古之人猷胥训告(61),胥保惠(62),胥教诲,民无或胥诗张为幻(63)。此厥不听(64),人乃训之(65)。乃变乱先王之正刑(66),至于小大(67)。民否则厥心违怨(68),否则厥口诅祝(69)。”

周公曰:“鸣呼! 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乃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70)。厥或告之曰(71): ‘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72)。厥愆(73),曰‘朕之愆!’允若时(74),不啻不敢含怒(75)。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76),不永念厥辟(77),不宽绰厥心(78),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79),是丛于厥身(80)。”

周公曰:“鸣呼!嗣王,其监于兹(81)!”

【注释】 ①无逸:无逸是尚书中的一篇,旧说为周公所作。周公见成王渐长,恐其安于逸乐,乃作无逸。无逸,意为不要贪求安逸享受。 ②呜呼:叹词,表示庄重欲使成王注意的语气。君子:殷周时对统治者的通称。所:语助词。 ③稼穑:种谷叫稼,收割叫穑,泛指农业劳动。 ④乃逸:意为然后再考虑享受,王念孙说:“乃逸二字衍文。” ⑤小人:一般庶民。依:隐衷。 ⑥相:看,观察。 ⑦厥:其,代词。 ⑧乃逸:只考虑如何享受。 ⑨谚:应作喭,粗暴之意。诞:放肆无礼。 ⑩否则:否通丕,丕则,乃至于、那就的意思。 (11)昔:从前。无闻知:意为不知道安逸享乐。 (12)昔在:汉人引作在昔,是古人追述古事之词。中宗:即殷王太戊,汤的玄孙,商的第七代君主。(13)严:庄严。恭:谨慎。寅畏:敬畏。 (14)天命自度(duo音度):度量自己所行之事是否合于天意。 (15)祇惧:敬慎小心。祗(zhi音旨):敬。 (16)荒宁:荒废纵乐,殷周间常用语。 (17)肆:故,因此。享国:享有其国,即在位之意。 (18)高宗:即武丁,殷之贤君,是殷朝第二十代国君。 (19)时:与实同。旧:与久同。 (20)爱:于是。暨:与。 (21)作其即位,犹言及其即位,作,及,等到。 (22)或:有。亮阴(an音安):或作谅阴、谅暗、梁暗,帝王居丧之意。一说亮,信。阴,默。亮阴,心怀诚信、态度沉默之意。 (23)三年不言:三年不问政事。 (24)雍:和谐,喜悦。 (25)嘉靖:安定。殷邦:殷国。 (26)小大:小民和大臣。(27)时:是。或:有。 (28)祖甲:武丁之子,商代的第二十二代国君。(29)不义惟王:祖甲有兄祖庚。武丁本要立祖甲,祖甲认为不应废长立幼,逃往民间,祖甲认为做国王是不义的。 (30)旧为小人:久在民间为平民。 (31)作其即位:及其即位,即祖庚死后,祖甲即位。 (32)保:爱护。惠:给人民以恩惠。庶民:平民。 (33)鳏(guan音关)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34)自时:即自是。厥:之。 (35)生则逸:生下来就耽于享乐。 (36)惟:只。耽乐:沉溺于享乐。之:语助词。从:追求。 (37)罔:无。或:语助词。克:能够。 (38)四三:三四的倒用。 (39)太王:古公亶父,文王的祖父。王季:文王的父亲,名季历。 (40)克自抑畏,能够谦虚谨慎,指对事业小心谨慎。 (41)卑:贱。服,事。卑服,从事卑贱的劳动。 (42)即:完成。康:指居室。功:事。 (43)徽:善。柔:温和。懿:美。恭:敬。 (44)怀保:安抚爱护。怀:和。保:安。(45)惠鲜:爱护。惠:爱。鲜:善。 (46)昃(ze音仄):太阳偏西。 (47)遑:闲暇。暇:空闲。 (48)用:以。咸和:和谐。 (49)盘:乐。田:同畋,田猎。游:远游。 (50)以:使。庶:众多。邦:国。正:正税,指正常的赋税。共:一作供,献:奉。 (51)受命:接受大命,指即位为君。惟:语助词。中身:中年。文王享年九十七岁(见礼记),故受命之后,又享国五十年。 (52)嗣王:继承大业的王,指成王。 (53)观:通欢,欢乐。淫:恣纵无节制之意。 (54)逸:安逸。游:游玩。田:田猎。 (55)皇:一作兄,通况。无皇曰,“今日耽乐”,不要比方着这样说,“今天且尽情地先欢乐一下。” (56)攸:听。训:教训。 (57)若:顺。 (58)时:同是。丕则:于是。愆(qian音千):过失。 (59)殷王受:即殷王纣。(60)酗(xu音绪):酒醉行凶。于:语助词。德:有吉德和凶德。酗于酒德:在酗酒情况下做出了种种恶行。 (61)猷:一本作犹,还。胥,互相。(62)保惠:爱护帮助。保:安。惠:爱。 (63)诗张为幻: 诗(zhou音州)张:欺诳。幻:诈惑。 (64)此厥不听:即不听此。厥:之,语助词。 (65)人乃训之,臣民就会顺着他的意思行事。训:同顺。 (66)正:政。刑:法。 (67)小大:指小则和大法。 (68)民否则厥心违怨:人民乃至于心里就会违逆和怨恨。否则:即丕则,乃至于。违:不从。 (69)诅祝:即诅咒,咒骂。祝:通咒。 (70)迪哲:通达明智。 (71)厥:其,指上面所说的四王。或:有人。 (72)皇:作兄,即况字,有益义。 (73)厥衍:如果有了过失。 (74)允若时:确实象这样。允:诚信。若:如。时:是。 (75)不啻:不但。 (76)则若时:义同允若时。 (77)辟:君。厥辟(bi音壁):其为君之道。 (78)宽绰厥心:心胸宽大。绰:缓也。 (79)怨有同:同,聚合。 (80)丛:聚集。是:此。 (81)嗣王:指成王。监:同鉴,鉴戒,察看。兹:此,指这番话中的道理。

【今译】 周公说:“呜呼!君子可是不许贪图安逸的。要先知道农业劳动的艰难,然后再考虑享受,那末就懂得了人民内心的痛苦。看看那些小民,他们的父母勤劳耕种,他们的子孙不知农业劳动的艰难,只考虑如何享受,于是粗暴不恭,而又放肆无礼。乃至于欺侮轻视他的父母,并且说:‘从前的人不懂得安逸享乐!”’

周公说:“鸣呼!我听说:早先殷王中宗,严肃认真,心怀敬畏,检查度量自己所行之事是否合于天意。敬慎小心地治理人民,不敢荒废政事而纵情享乐。因此中宗在位,七十五年。高宗实在是一个长久在外过着劳动生活的人,于是常和小民在一起。及其即位,有丧守孝,三年不问政事;他是不言,言则和悦。他不敢荒废政事而纵情享乐,殷都被治理得很安定。大臣和小民,无有怨言。因此高宗在位,五十九年。祖甲认为废长立幼而做国君是不义的,逃往民间长期为平民。及其即位,于是就能理解人民的痛苦,能对平民爱护施予恩惠,不敢欺侮鳏夫寡妇。因此祖甲在位,三十三年。从此之后所立的国王,生下来就耽于享乐。生下来就享乐,不懂得农业劳动的艰难,听不到平民的劳苦,只是追求过分的享乐。从此之后,也没有能够长寿的,有的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三四年。”

周公说:“呜呼!我的曾祖父太王和祖父王季,他们对事业都是谨慎小心。文王从事于卑贱的劳动,完成了家庭的劳动和田地里的劳动。文王心地善良温厚,态度美好谦恭,他安抚爱护小民,施恩惠到无依无靠的鳏寡之人。从早晨到太阳偏西,都来不及抽空吃饭,都用以和谐万民。文王不敢沉溺于远游、田猎,使许多邦国只贡献正税。文王受命继承诸侯之位是在中年,他在位五十年。”

周公说:“呜呼!继承大业的王,则不能无节制地过分欢乐,享受,游玩,田猎。使人民只贡献正税。不要比方着这样说,‘今天且尽情地先欢乐一下。’这不是所以教训人民顺从天意的作法,这种人于是就有了过错了。不像殷王纣那样迷乱,酗酒行凶做出种种坏事。”

周公说:“呜呼!我听说,古人犹互相训告,互相爱护帮助,互相教诲,民众就不会有欺诳诈惑之事了。你如果不听这些话,臣民就会顺着他的意思行事。就变乱了先王的政治、法令,起先是小的,渐渐地也改变了大法。人民乃至于心里就会违逆和怨恨,口里以至于咒骂。”

周公说:“呜呼!自王中宗,到高宗,到祖甲,以至周文王,这四个人通达明智。如果有人告诉他们说:‘小人怨你骂你!’那么会更加谨慎自己的言行。如果有了过失,应该说,‘是我的过失!’如果确实这样,人民不但不敢含怒,而且还会拥护你。如果不听这些话,人家或者诳骗你说,人民怨你骂你,你就相信他。确实像这样,就不会去想想为君之道,不能使心胸宽大,就会乱罚乱杀无罪的人,人民就会异口同声地怨你,把仇恨都集中到你的身上。”

周公说:“呜呼!成王啊,你要把这番话中的道理,引为鉴戒啊!”

【总案】 无逸是尚书中的一篇。旧说是周公所作。从文字看,可能是史官记录周公的重要谈话。周武王姬发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姬旦(即周公)摄行治理天下之事。及至周公东征,平定东方之后,雒邑建成,周朝天下日趋巩固,这时周公把政权归还成王。周公恐成王安于荒淫享乐,不知稼穑之艰,荒废政事,于是在归政时对成王作一番谆谆告诫,告诫成王要懂得稼穑艰难,勤于国事,以先王为榜样,不要安于逸乐,荒废政事。

这篇文章通过对殷、周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阐明了“无逸”的重要性。文章记述得真实生动,以“无逸”为纲,“据题抒论”,感情充沛真实,富有情感和感人的力量。文字简朴,语意深沉,例证周详,真实具体,对比鲜明,颇有感人力量。

猜你喜欢
  • 《危大著出守潮阳同舍饯别用社工部北风随爽气赏析》

    【原题】:危大著出守潮阳同舍饯别用社工部北风随爽气南斗近文星分韵赋诗得北字

  • 林希逸《溪上谣》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林希逸《溪上谣》 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 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 ① 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 ② 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 ③ 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如散圣。

  • 鲁迅《雪》散文全文

    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

  • 小说《项链》原文和鉴赏

    莫泊桑 (赵少侯 译) 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丰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个有钱有地位的

  • 查慎行《黎峨道中(二首选一)》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查慎行 青红颜色裹头妆,尺布缝裙称膝长。 仡佬打牙初嫁女,花苗跳月便随郎。 查慎行壮年,从军黔滇,沿途所见山川胜景,风土人情,輙赋于诗。此绝句宛如一幅色彩艳丽的风俗画。首二句,诗人挥洒大笔,将黎、峨(

  • 黄宝生《牧童歌》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黄宝生 【作品简介】印度文学史家通常把12世

  • 欧阳修《晏太尉西园贺雪歌》全诗鉴赏

    阴阳乖错乱五行,穷冬山谷暖不冰。一阳且出在地上,地下谁发万物萌。太阴当用不用事,盖由奸将不斩亏国刑。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神哉陛下至仁圣,忧勤悬祷通精诚。圣人与天同一体,意未发口天已听。忽收

  • 《日近长安远》原文、注释和解析

    南朝·宋·刘义庆 晋明帝数岁 2 ,坐元帝膝上 3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 4 ,潸然流涕 5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6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

  •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赏析》

    此词题为“乙卯吴兴寒食”,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上片从一旁观老翁的眼中写出热闹景象,热闹的景象中仍含有宁静的心情;下片幽静的月色下特意写了柳絮暗飘,亦可谓静中有动。

  • 庾信《别周尚书弘正》直抒离情的送别诗

    周尚书弘正,即周处士弘让之兄,梁元帝时任左户尚书。后仕陈朝,天嘉元年(560),迁侍中,国子祭酒,往长安迎陈顼(即后来的陈宣帝)。天嘉三年,弘正还陈,庾信作此诗送之。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