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登头陀寺东楼诗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华:登头陀寺东楼诗序
李华
侍御韦公延安威清江汉,舅氏员外象名高天下,宾主相待,贤乎哉。王师雷行,北举幽朔。太尉公分麾下之旅,付帷幄之宾,与前相张洪州夹攻海寇,方收东越。夏首地当邮置,吉语日闻。喜气填塞于江湖,生人鼓舞于王泽。头陀古寺,简栖遗文,境胜可以澡濯心灵,词高可以继声金石。二大夫会台寺之贤,携京华之旧,十有余人,灿如琼华,辉动江甸,涉金地,登朱楼,吾无住心,酒亦随尽。将以斗擞烦襟,观身齐物,日照元气,天清太空,无有远近,皆如掌内。辨衡巫于点黛,指洞庭于片白。古今横前,江下茂树方黑,春云一色。曰屈平宋玉,其文宏而靡,则知楚都物象,有以佐之。舅氏谓华老于文德,忘其琐劣,使为诸公叙事,不敢烦也,词达而已矣。
头陀寺在鄂州(今湖北省武昌县)。宝应二年(763),李华与鄂州刺史韦延安、员外郎卢象等人一起登头陀寺东楼,写下了这篇诗序。其时安史之乱已近尾声,唐王朝的军队正挥戈北上,大举反攻。同年,太尉李光弼分兵,与前丞相、洪州刺史张镐一起,镇压了浙东袁晁起义。鄂州是交通枢纽之地,因此每天都有消息从四方传来。李华等人就是在这样风云变幻的日子里登临游览的。
这篇诗序实际上是一篇游记。全文写景仅寥寥数语,但能准确地反映出景物的特定位置与特殊魅力。登头陀寺东楼,但见“天清太空,无有远近,皆如掌内”,这是极言寺楼之高,故能天高地迥,尽收眼底。登楼可以“辨衡巫于点黛,指洞庭于片白”,这是因为头陀寺所在的鄂州,地处湘、鄂、川三地的交通要冲,故能西眺巫峰,南指衡岳与洞庭。当然由于相距甚远,故衡山、巫峰只能是水天尽处的青苍一点,而八百里洞庭也只不过是白水一片罢了。实际上,目力所及的“点黛”、“片白”,也未必就是衡山、巫峰与洞庭,但这样想象却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下面一笔“江下茂树方黑,春云一色”,写江畔树色青苍,春云舒卷,一静一动,一黑一白,无论状态与色彩,都由于恰当的对比而显得十分和谐。整个画面,无论是远是近,色彩都比较单纯,主要就是黛、白二种。这是因为登高俯瞰,所见者远,不可能将种种细色都分辨得十分清楚。总之,本文写景虽笔墨不多,但经营位置、设色敷彩,却颇具匠心。
本篇能给人以启发的另一点,是作者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关系的辩证看法。作者认为,一个风景点,如果能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个方面都能显示自己的特点,那就会给游览者带来更加丰富的审美享受。以头陀寺而言,位置优越,建筑宏丽,可谓“境胜”;再加上王(字简栖)所作的头陀寺碑文(见文选),“文词巧丽,为世所重”(姓氏英贤录),故谓之“词高”。这两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所谓“头陀古寺,简栖遗文,境胜可以澡濯心灵,词高可以继声金石”。这样介绍头陀寺的景观和感受,就比较全面了。作者还进一步扩而大之,由“地灵”联想到“人杰”,由眼前楚地景物的宏大美丽,联想到屈原、宋玉作品的“宏而靡”,把楚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联系起来加以欣赏,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进一步体会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所提出的“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的论断,这就使得这次游览活动,眼界更为开阔,趣味更为深长了。
-
明·袁宏道 一春寒甚,西直门外 2 ,柳尚无萌蘖 3 。花朝之夕 4 ,月甚明,寒风割日,与舍弟闲步东直道上 5 ,兴不可遏。遂由北安门至药王庙,观御河水。时冰皮未解,一望浩白,冷光与月相磨,寒风酸骨
-
这首词便是作者在歙城(今安徽歙县)寒食日为怀念亡妻而作,其意绪上承晋代潘岳的《悼亡诗》。
-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导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注释】 (1)此诗约作于哲宗绍圣四年(1097)初春,作者年六十二岁,被贬惠州,此时寓居嘉佑寺。纵笔:当是随笔之意。 (2)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出处】唐杜荀鹤《 春宫怨 》 【意思】煦暖的春风里鸟儿唧喳细碎,午日高照使花影浓密而深重。相忆往昔在越溪浣纱的女伴,驾扁舟欢快地穿行采摘芙蓉
-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作品赏析【注释】: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国学名句“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出处和解释
【名句】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语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第一本第一折。善舞的腰肢娇媚而又柔软,有说不尽的轻盈,不可言喻的柔美,就像夕阳微风中的一株垂柳。几句话形容女子走路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四句,内容包括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鬓已星星也。 山映斜阳天接水,朦胧影画勾阑,咽泪装欢、能解连环,楼上帘招,一寸相思一寸灰,就中更有痴儿女。 梦里不知身是客。千点
-
【出典】 《礼记·檀弓上》:“‘予(孔子)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释义】 孔子梦见未被大用,而在两楹之间受祭奠,非常失望;表示自知
-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作品赏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