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尚书《毕命第二十六》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尚书《毕命第二十六》译文与赏析

毕命第二十六

毕命第二十六

【原文】

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1583]。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1584],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1585]。王若曰:“呜呼!父师[1586]。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1587],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1588]。既历三纪[1589],世变风移,四方无虞[1590],予一人以宁。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1591],民罔攸劝。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1592],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嘉绩多于先王[1593],予小子垂拱仰成[1594]。”

【注释】

[1583]胐(fěi):新月初放光明。

[1584]宗周:指镐京。

[1585]保厘:保,安。厘,治理。

[1586]父师:官名,指毕公。当时毕公居太师之官。

[1587]毖:告诫。

[1588]化:感化。训:教训。

[1589]纪:十二年为一纪。

[1590]虞:忧虑。

[1591]臧:善。一为动词,一为名词。

[1592]弼亮:辅佐。弼亮四世,毕公辅佐文、武、成、康,四世为公卿。

[1593]多于先王:多,重视。多于先王,被先王所重视。

[1594]垂拱:垂衣拱手。

【译文】

周康王十二年,册命四朝元老毕公继续治理成周,史官为记叙这件事,写了毕命。康王十二年六月庚午日,月亮新放光明。到第三天壬申日,康王早晨从镐京行到丰邑,把成周的民众,命令给太师毕公安治于东郊。康王这样说:“啊!父师。文王武王行大德于天下,因此能够承受殷的王命,代理殷王。周公辅助先王安定国家,告诫殷商顽民,迁徙到洛邑,使他们接近王室,因而他们被周公的教训感化了。自从迁徙以来,已经过了三纪。人世变化,风俗转移,今四方没有忧患,我因此感到安宁。治道有起有落,政教也随着风俗改革。若不善用贤能,人民将无所劝勉仰慕。我公盛德,不但能勤小事,而且辅助过四代,严正地率领下属,臣下没有人不敬重师训。你的美好功绩被先王所重视,我小子只有垂衣拱手仰仗成功罢了。”

【原文】

王曰:“呜呼!父师。今予祗命公以周公之事,往哉!旌别淑慝[1595],表厥宅里,彰善瘅(dàn)恶[1596],树之风声。弗率训典,殊厥井疆[1597],俾克畏慕[1598]。申画郊圻[1599],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贵有恒,辞尚体要[1600],不惟好异。商俗靡靡[1601],利口惟贤,余风未殄,公其念哉!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1602],万世同流。兹殷庶士,席宠惟旧[1603],怙侈灭义[1604],服美于人。骄淫矜侉[1605],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惟艰。资富能训[1606],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古训,于何其训?”

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厎于道[1607],道洽政治[1608],泽润生民。四夷左衽[1609],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公其惟时成周[1610],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其成式,惟乂[1611]。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1612];罔曰民寡,惟慎厥事。钦若先王成烈[1613],以休于前政[1614]!”

【注释】

[1595]旌:识别。淑慝(tè):善恶。

[1596]瘅(dàn):憎恨。

[1597]殊其井疆:区别其井田居界。

[1598]畏慕:畏惧为恶之祸,羡慕为善之福。

[1599]郊圻:郊,邑之外。圻,国之中。

[1600]体要:体现精要。

[1601]靡靡:奢侈华丽。

[1602]敝化:腐败的风俗。

[1603]席宠:席,居。宠,尊宠的位置。旧:久。

[1604]怙侈:怙,凭仗。侈,大,指强大。

[1605]侉(kuā):通“夸”,夸大。

[1606]资:资财。训:通“顺”。

[1607]厔:至,归于。道:通导,教导。

[1608]洽:普遍。

[1609]左衽:衽,衣襟。我国古代有些民族的衣服,前襟向左掩,与中原人民前襟向右掩不同,所以用左衽来指代某些少数民族。

[1610]时:善,治好。

[1611]训:顺。式:法。成式,现成的办法。乂:安,安定

[1612]既:尽。

[1613]若:善,治好。成烈:盛业。

[1614]以:使。休:美。以休于前政,使它比前人的政绩更美。

【译文】

康王说:“啊!父师。现在我把周公的重任敬托给公,我公前往吧!我公到那里,当识别善和恶,标志善人所居之里,表彰善良,疾恨邪恶,树立好的风气。有不遵循教训和常法的,就变更他的井居田界,使他能够畏惧和敬慕。又要重新画出郊野的境界,认真加固那里的封疆守备,以安定四海之内。为政贵在有常,言辞应当体现精要,不宜喜欢奇谈怪论。商地旧俗喜好侈靡以巧辩为贤,余风至今没有断绝,我公要考虑呀!“我听说:‘世代享有禄位的人家,很少能够遵守礼法。’他们以放荡之心,轻蔑有德的人,实在是悖乱天道。腐败的风俗奢侈华丽,万世相同。如今殷商众士,处在宠位已经很久,凭仗强大,忽视德义,穿着华美过人。他们骄恣过度,矜能自夸,将会以恶自终。放恣之心今天虽然收敛了,但防范它死灰复燃依旧很困难。资财富足而能接受教训,可以长久。行德行义,这是天下的大训;若不用古训教导,他们何时会顺从呢?”

康王说:“啊!父师。我国的安危,就在于这些殷商众士。不刚不柔,那样的教化就真好。开初,周公能够谨慎对待;中间,君陈能够使他们和谐;最后,我公当能够成功。三君合心,共同归向于教导,教导普遍了,政事治理了,就能润泽到生民。四方各族被发左衽的人民,都会受到福利,我小子也会长受大福。我公当治理好成周,建立无穷的基业,也会有无穷的美名。后世子孙顺从我公的成法,天下就安定了。啊!不要说不能,当尽自己的心;不要说百姓少,当慎行政事。认真治理好先王的大业,使它比前人的政绩更好吧!”

【解析】

殷民东迁,经过周公、君陈的治理教化,多数已经服从周王朝的统治。治理好殷民始终是周王朝的首要任务。周康王即位后第十二年册命四朝元老毕公继续治理成周。史官为记叙这件事,写了毕命。通观全文,多以四字成句,与前后诸篇颇多不类。然其文中所述对殷民改造一事,甚为可观。

大概在周王室看来,殷民的稳定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因此康王说:“邦之安危,惟兹殷士。”并派重臣毕公“保厘东郊”。其实,自周公将殷民迁徙至洛邑,经过三纪,已经取得世变风移的效果。但由于“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余风未殄”,而且“敝化奢丽,万世同流”,殷人中还有“席宠惟旧,怙耻灭义,服美于人,骄淫矜夸”的现象,“虽收放心,闲之惟艰”,因此康王提醒毕公要重点关注,采取“不刚不柔”的策略达到“厥德允修”的目的。

具体的措施是“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对于“弗率训典”的,则“殊厥井疆,俾克畏慕”;同时,“申画郊圻,慎固封守”。显然,周王室希望通过“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位重臣齐心协力的努力,能够“同底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从这里似乎可以看出,通过旌表而对民众进行教化,大概始于康王。周人开创的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如文明家庭、光荣之家等等。

猜你喜欢
  • 《汉魏六朝散文·陈寿·诸葛亮传》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陈寿·诸葛亮传》原文鉴赏 诸

  • 丁宁《心中的画》

    看看好画,着实是一种享受,但好画终究不是时时可以看到。我有时想,自己心中也藏着许多画,常常打开看看,也很有意思。自然,有些画,因年代久远,或笔墨平淡,已模糊不清,有一些,却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色彩,甚至因

  • 李符《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其十)》清代词作鉴赏

    李符的词却并不仅如其自称乃普通的效仿,通篇从钓船、渔父落笔,而情思自出人意表。起句以一个阅历甚广的渔父的声口自述平生,谓己曾驾船钓于五湖四海。

  • 杜甫《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全诗赏析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行色递隐

  • 唐宋词之《张先《木兰花》》原文、鉴赏和赏析

    张先《木兰花》张 先 张 先 乙卯吴兴寒食 ① 龙头舴艋吴儿竞 ② 。笋柱秋千游女并 ③ 。芳洲拾翠暮忘归 ④ ,秀野踏青来不定 ⑤ 。行云去后遥山暝 ⑥ 。已放笙歌池院静 ⑦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

  • 《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赏析》

    李白的这首《公无渡河》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中以突兀惊呼之语,写它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即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

  • 关于武大樱花的古诗词(关于樱花的几首小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武大樱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谁能帮我作一首关于武大樱花的诗,关于樱花的几首小诗,求关于武大的诗歌。【樱花落】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宵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空将清泪滴深怀。多情漫作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已灰

  •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全诗赏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作品赏析[注释](1)玄都观:观,道教庙宇。玄都,观名。(2)紫陌:京城的街道。红尘:大路上扬起的尘埃。(3)刘郎:作者自己。[译文]

  • 韦应物《张彭州前与缑氏冯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全诗赏析

    君昔掌文翰,西垣复石渠。朱衣乘白马,辉光照里闾。余时忝南省,接宴愧空虚。一别守兹郡,蹉跎岁再除。长怀关河表,永日简牍馀。郡中有方塘,凉阁对红蓿金玉蒙远贶,篇咏见吹嘘。未答平生意,已没九原居。秋风吹寝

  • 《清平乐·题上卢桥赏析》

    上片起韵赋写泉水,这是他站在桥上观望的第一景。他将泉水写得生气淋漓,气势不凡。先着一“清”字状其色,再以“奔快”写其流势之急,这样,泉水的声色形态就似乎写足了。以下在尽头处又以虚笔转出一境,以青山试图阻碍它,而它不管不顾一味奔腾向前的姿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