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李符《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其十)》清代词作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符《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其十)》清代词作鉴赏

效朱希真渔父词(其十) 曾去钓江湖,腥浪粘天无际。浅岸平沙自好,算无如乡里。 从今只住鸭儿边,远或泛苕水。三十六陂秋到,宿万荷花里。 -----李符

朱希真,即宋词人朱敦儒,他前后写有好事近·渔父词六首,咏唱逍遥湖山的闲适情趣。钓船笛即好事近的别称,但李符的词却并不仅如其自称乃普通的效仿,通篇从钓船、渔父落笔,而情思自出人意表。起句以一个阅历甚广的渔父的声口自述平生,谓己曾驾船钓于五湖四海。然后,以“钓江湖”的感慨统摄上片。“腥浪粘天”化用黄庭坚四月末天气陡然如秋遂御裌衣游北沙亭观江涨诗“震雷将雨度绝壑,远水粘天吞钓舟”,表明自己泛舟钓于五湖四海之时,因钓而不避其腥,也不能不闯荡于“粘天”巨浪之间。这充满了腥气的江湖之钓,是伴随着风险的令人心神不宁的生涯。在苦撑的间隙,也会遇到一片“浅岸平沙”。这是钓于“腥浪”的闲暇,是他“钓江湖”的小憩。“腥浪粘天无际”所展现的是渔父生涯的主要层面,而“浅岸平沙”则是粘天腥浪的参照系。它向词人昭示出作为渔父的人生与前途的另一个层面。在经历风涛之险后,他感叹“浅岸平沙”之美好,同时,他更联想到,生活中还有比江湖的“浅岸平沙”更令人向往的境地。“算无如乡里”,是其经历了“钓江湖”之后的人生审视。在“钓江湖”的吟咏中,作者以渔父自况,以隐约微渺的艺术方式,表现出对自己半生坎坷的幕府生涯的否定。

下片接前“无如乡里”句。他不再作“钓江湖”之举,而是要寻求比江湖中的“浅岸平沙”更合于自己人生理想的境遇。这就是他的家乡。“从今”句表现出他对最普通的乡间生活的向往。在经历过“腥浪粘天无际”的江湖垂钓之后,“鸭儿边”则意味着宁静、祥和的氛围。词人用“只住”二字表现出他的人生抉择。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是生动亲切、适情悦性的审美情趣。“远或”句写他有时也会出行,但已不是在吞舟的巨浪间搏击、垂钓,而是悠闲地泛舟清流。结拍表现出词人对人生理想极境的追求。“鸭儿边”的依恋,“泛苕水”的闲适,都表现出世俗生活中的雅韵,是词人对家乡之美的重新品味,然而,这仅仅是家乡之美的寻常形态与体认,家乡之美的极境在于它的秋色。“三十六陂”句出于姜夔惜红衣。其词末云:“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作者化用白石词中典故,非常自然。这里的“三十六陂”泛指家乡湖湾池水之多。待家乡秋意正浓,水泽荷花开遍,他要眠于万朵荷花之间,尽情地领略这水色荷香,似乎借以补偿昔日因漂泊江湖而造成的对美好时光的忽略与怠慢。“宿万荷花里”,这超然物外的奇想,昭示出旷逸不群的心性、天机自得的趣味。而如此意境又是以平白如话的文字出之,短语长情,余音不尽,非他人道得出。陈廷焯称李符此词“别有感喟,于朱希真五篇外,自树一帜”(白雨斋词话),又道“回头是岸,热中人读之,冷水浇背”(词则),可谓的评。以轻快的笔墨表现深沉的意蕴,正是此词的特色。

猜你喜欢
  • 古代名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注释与译文

    【名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注释与译文]因为失恋,心情苦闷,从此再美的夜景也不爱,任凭它明月西下也无心赏玩了。 参考文献 (唐)李益《写情》

  • 二年级描写秋季的古诗词(小学二年级有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年级描写秋季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二年级有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小学二年级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一,二年级描写秋天的古诗。小学二年级有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有:1. 唐代: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2. 唐代:张籍《秋思》洛

  • 《伤歌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伤歌行无名氏【原文】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1]夜何长。微风吹闺闼[2],罗帷[3]自飘扬。揽衣曳长带,屣履[4]下高堂。东

  • 《杨枝》情诗三百首赏析

    杨枝 作者: 钱谦益 【原

  • 碧水古诗词(形容碧水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碧水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碧水的诗句,古诗词碧水清清映翠楼,青山绿水古诗词。碧水涟漪碧藻丛明唐寅 《题碧藻轩》2、碧水漾群影明唵囕香公 《青甲舟中》3、山浮寒碧水浮花明蔡羽 《题鸡鸣山房》4、含碧水之青莹明葛高行

  • 送臻师二首

    李商隐 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李商隐《送臻师二首》是送别僧人臻师的。臻师,其人不详。李

  • 《离骚》情诗三百首赏析

    离骚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这句诗意味深长,描述了诗人年老力衰、被乡村孩童欺负的现实。诗中的上一句和下一句分别是:“月黑雁飞高,狗宿声催曙。”上一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色昏暗,雁飞越的很高,暗示着诗人孤寂和迷茫;下一句则揭示了清晨的声音,狗的叫声打破了寂静,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自尊、忍受痛苦的决心,同时暗示着希望和渴望重新站起来,迎接新的挑战。

  • 《诗八首)(穆旦)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八诗八首穆旦》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 《题子瞻墨竹》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苏轼写诗、写文论述文同的墨竹画,而他自己师法文同,学画墨竹,时出新意,详见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赏析。他的墨竹画由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