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退之禘祫议》全文赏析
韩退之禘祫议
右今月十六日敕旨,宜令百僚议,限五日内闻奏者。将仕郎守国子监四门博士臣韩愈谨献议曰:
伏以陛下追孝祖宗,肃敬祀事,凡在拟议,不敢自专,聿求厥中,延访群下。然而礼文繁漫,所执各殊,自建中之初,迄至今岁,屡经禘袷,未合适从。臣生遭圣明,涵泳恩泽,虽贱不及议,而志切效忠。今辄先举众议之非,然后申明其说。
一曰“献、懿庙主,宜永藏之夹室”。臣以为不可。夫祫者,合也。毁庙之主,皆当合食于太祖。献、懿二祖,即毁庙主也,今虽藏于夹室,至禘祫之时,岂得不食于太庙乎?名曰“合祭”,而二祖不得祭焉,不可谓之合矣。
二曰“献、懿庙主,宜毁之瘗之”。臣又以为不可。谨按礼记,天子立七庙,一坛一墠,其毁庙之主,皆藏于祧庙,虽百代不毁,祫则陈于太庙而飨焉。自魏、晋以降,始有毁瘗之议,事非经据,竟不可施行。今国家德厚流光,创立九庙,以周制推之,献、懿二祖犹在坛墠之位,况于毁瘗而不禘祫乎?
三曰“献、懿庙主,宜各迁于其陵所”。臣又以为不可。二祖之祭于京师,列于太庙也二百年矣。今一朝迁之,岂惟人听疑惑,抑恐二祖之灵眷顾依迟,不即飨于下国也!
四曰“献、懿庙主,宜附于兴圣庙而不禘祫”。臣又以为不可。传曰“祭如在”。景皇帝虽太祖,其于属乃献、懿之子孙也。今欲正其子东向之位,废其父之大祭,固不可为典矣。
五曰“献、懿二祖,宜别立庙于京师”。臣又以为不可。夫礼有所降,情有所杀。是故去庙为祧,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去墠为鬼。渐而之远,其祭益稀。昔者鲁立炀宫,春秋非之,以为不当取已毁之庙,既藏之主,而复筑宫以祭。今之所议,与此正同。又虽违礼立庙,至于禘祫也,合食则禘无其所,废祭则于义不通。
此五说者,皆所不可。故臣博采前闻,求其折中。以为殷祖元王、周祖后稷,太祖之上皆自为帝。又其代数已远,不复祭之,故太祖得正东向之位,子孙从昭穆之列。礼所称者,盖以纪一时之宜,非传于后代之法也。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盖言子为父屈也。景皇帝虽太祖也,其于献、懿则子孙也。当禘祫之时,献祖宜居东向之位,景皇帝宜从昭穆之列。祖以孙尊,孙以祖屈,求之神道,岂远人情?又常祭甚众,合祭甚寡,则是太祖所屈之祭至少,所伸之祭至多。比于伸孙之尊,废祖之祭,不亦顺乎?事异殷、周,礼从而变,非所失礼也。
臣伏以制礼作乐者,天子之职也。陛下以臣议有可采,粗合天心,断而行之,是则为礼。如以为犹或可疑,乞召臣对,面陈得失,庶有发明。谨议。
-
想说说马谡。京戏里有一出著名的失空斩,或许就是这一出戏,使马谡先生成了中国人几近家喻户晓的人物。常常拿来比喻那些嘴里吹大牛、说大话
-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夏云多。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
-
唐贤启状唐贤启状 【原文】 故书中有《唐贤启状》一册,皆泛泛缄题[1]。其间标为独孤常州及、刘信州太真、陆中丞长源、吕衡州温者,
-
青溪,位于安徽宣城县南,是江南名胜。歙州,是方回的家乡,与青溪相邻。此诗正是诗人乘舟还乡途经青溪时所作。“蕨拳欲动苕抽芽”,首句描写初春百草萌发的美景。“蕨”,菜名,嫩叶可食,初生时形状像小儿拳,故又名蕨拳。李白有“初拳几只蕨”(《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黄庭坚有“蕨芽已作小儿拳”(《观化十五
-
《盘庚》是关于商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记载了商王盘庚率领民众自耿地迁至殷地(即河南安阳地区)这一段史事,保存了商代政治思想,史料价值很高。
-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作品赏析【注释】:与上首《西江月》一样,这首词也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
-
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
-
“擎天白玉柱是什么意思||出处|释义|出典|例句”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擎天白玉柱》是什么意思||出处|释义|出典|例句 【出典】《淮南子·坠形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又,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
-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常考题型测试,内容包括高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古诗文知识测试,古诗题类型出卷子。1.石灰 2.鸡1.道是无晴却有晴 2.旧时王谢堂前燕 3.浪淘风簸自天涯 4.鸡声茅店月 5.也傍桑阴学种瓜 6.不拘一格降人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