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谢庄《北宅秘园》五言古诗鉴赏
夕天霁晚气,轻霞澄暮阴。 微风清幽幌,余日照青林。 收光渐窗歇,穷园自荒深。 绿池翻素景,秋槐响寒音。 伊人傥同爱,弦酒共栖寻。
谢庄的诗歌,以两种题材形成两种风格,其应制侍宴之作,喜用古事,伤于繁密;栖寻闲适之作,格调飘逸,情致清雅。他的北宅秘园就是后一类的代表作,作者善于集中笔墨,对“北宅秘园”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定点”描写。开头四句写秋天傍晚时的景色:薄暮将临,烟霭消散,轻霞映天,空气澄鲜,微风荡漾着幽雅的帘幔,太阳的余晖斜照着深秀的树林。这是一幅清丽、明净、高远的秋暮图,诗人不仅大笔勾画,巧妙剪裁,而且染上了浓烈的情感色彩。秋色、傍晚、夕阳、暮霭,这些描摹悲秋的诱情性“意象”,没有把诗人引向伤感与悲伤,明丽高朗、静态清趣中显然包孕着欣赏和妙悟,这不仅可以淡化历时弥久的迁逝之悲,而且也消释了宦海仕途的种种烦恼。从诗人的政治遭遇、从政态度来看,看似顺利的官运并未使他陶醉,政局动荡,变幻莫测,谁也无法摆脱忧谗畏讥的心理重负,他常常想谦退自全,全身远祸,所以每当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时,就有一种轻松、喜悦的解脱感与安全感,故能细细品味出大自然的美妙。
“收光渐窗歇”,写日将沉没,夜幕降临,渐觉窗暝,这与谢灵运的“林壑敛暝色”有同工异曲之妙。一个“渐”字,写出了夜暮降临时的动态过程,突出了“我”对宅园暮色的专注品味,给悄然无人、荒寂深沉的穷园带来了一线生气,更加强了幽深静谧的整体气氛。“绿池”两句则对“穷园”略作点缀,染出逸趣,曹植公宴诗云,“朱华冒绿池”,景,指光亮。这两句诗写芙蓉池内,闪跃着白色的光亮;秋槐树间,发出清冷的声音。绿素相反,对比鲜明,以声写静,尤见宁寂,从而有声有色地渲染出秘园“收光”时的景色之异。
“伊人”两句收束全篇,直接抒发自己对秋暮穷园的乐趣,这里又有两层曲笔,前八句已经暗示出作者的倾向、态度,但自得其乐之意只是不肯说出,此为一层。现在专门来说,又不直接点明自己如何在这小天地中饮酒弦歌,乐于栖息游寻,而是先做一番假设,若有“同好”者对此种意境、生活感兴趣的话,那么,“我”则愿与之弦歌栖寻,共享秋园暮景之乐,此为第二层。既写此种生活之美、园林之乐的不易体察,又写自己深切领悟到乐趣后愿意推己及人,共享幽居闲逸之快,直中有曲,静中显幽,俗而见雅,婉而不晦,写出了宅园之美的“最高层次”。
这首诗羌无故实,皆由直寻,前八句从多方面为宅园布景设色,颇多巧构形似之言;后两句以弹琴、饮酒进一步强化宅园秋景之乐,干净利落,意留言外,使这幅极其一般的秋色图,显出了无限的风流媚趣。
-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作品赏析过华清宫,写景。注:1:华清宫:京兆昭应县有宫,在骊山下。贞观十八年置,髙宗咸亨二年,名温泉宫
-
《孟子·鱼我所欲也》是孟子的名篇之一,主要讲述了孟子与鱼的对话。文章通过描绘鱼儿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阐述了人类对于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应该坚持努力不懈的态度。此文中,孟子深化了对自己人自下心的见解。诗文表达清雅,含义深远。
-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湖上有水仙王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看,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 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 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 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 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 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 还从未有过夜
-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①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② 。(《老
-
别用悲伤的诗句对我低吟, “人生不过是梦幻一场!” 因为沉睡的灵魂等于死去, 万物并非它们表面的模样。 生命是真实的!生活是严肃的! 它的终点决不是坟场;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这话并不是针
-
【4460】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郭建龙著,鹭江出版社,43 5万字,2019年9月第1版,78元)5部:[1]关中时代(公元前771—公元189年,秦到东汉
-
词的上片先写“伫立长堤”,纵目远眺,但见骤雨刚过的边地天晚风凉,一片萧条冷落,毫无可观,唯有塞柳掩映的急流流向千里之外的故土。开篇几句对萧条的边地风光的描绘,为全词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而随着词作的逐步展开,这种悲凉之感不但没有减弱,反
-
【原题】:王治中招余饮丹阳刘公雪苑英公在座主人俾余坐中席僧居左道居右众宾列坐两傍曰道之所在也余敢当此哉为诗以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