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七绝·直中书省》千家诗赏析
白居易七绝·直中书省千家诗赏析
白居易〔二〕
丝纶阁下文章静〔三〕,钟鼓楼中刻漏长〔四〕。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五〕。
〔一〕中书省:官署名,唐代与尚书、门下同为中央行政机关。
〔二〕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唐德宗贞元十六年(799)进士,十八年应吏部拔萃科考试,入甲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二年(807)授翰林学士。三年(808)拜左拾遗,十年(815)被贬为江州(今属江西)司马,后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他白傅。诗歌境界开阔,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对后世影响很大。有白氏长庆集、白香山诗集等。
〔三〕丝纶阁:中书省,是帝王颁发诏书的地方。丝纶,帝王的诏书,语出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四〕钟鼓楼:专门报时辰的楼,常以敲钟、击鼓为号,故称钟鼓楼。刻漏: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依据漏壶中标尺的刻度来判断时间,这里泛指时间。
〔五〕紫薇郎:唐代称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中书侍郎为紫薇侍郎,白居易任中书舍人,故称紫薇郎。
【点评】诗题一作紫薇花。诗作于长庆元年(821),白居易时任中书舍人入值中书省。诗写翰林院值夜班闲暇的寂寞孤独,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以国事为重的高尚品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颂教师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老师的诗句古诗,赞美老师的古诗词,赞美老师的古诗。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____韩愈《听颖师弹琴》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3、新竹高于旧竹枝
-
名者,实之宾也 ① 。(《庄子·逍遥游》) 【注释】 ①宾:是“主”的从属者、派生者。 【译文】 名是实的派生物、从属物。 【感悟】 庄子借古代隐士许由之口,指出概念与事物之间的哲学关系,同时也揭示了
-
《欲知忧能老,为视镜中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欲知忧能老,为视镜中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范云《有所思》,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品赏析【注解】:1、张丞相:指张九龄。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1],齐鲁青未了[2]。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4]。 会当凌绝顶[5],一
-
[先秦]屈原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
-
许冬林·怎生不见那个人许冬林太阳还躺在枝头的鸟巢旁,他就来了。他想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找到她,跟她说上那句话。磨磨蹭蹭的,院外有个人
-
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论公耆德旧宗英。吴季子、百馀龄。奉使老於行。更看舞、听歌最精。须同卫武,九十入相,绿竹自青青。富贵出长生。记门外、清溪姓彭。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