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耒《寒夜》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1227),字子野,号小山,南城(今江西抚州南城)人。南宋宁宗嘉定年间为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幕僚,理宗宝庆三年(1227)死于战乱。与戴复古有诗歌唱和,全宋诗录其诗十六首又十三句。寒夜写对故人寒夜造访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写主客在室内谈心的情况。首句写客人深夜造访,主人以茶代酒来招待他。可见两人是情趣相投的老朋友,因为不是情趣相投的老朋友不会寒夜来访,主人也不会以茶代酒来招待客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关系越密切,才会越不拘小节,越随便而自然。次句写两人坐在火炉边谈话,此时炭火初红,而茶水已沸。显然品茶活动即将开始,而朋友间的谈话也将长时间地延伸下去。寒夜最需要的是温暖,而炉火、热茶、朋友间的倾心交谈,都能给双方温暖如春的感觉。“竹炉”指有竹编外壳的炉子。“汤”指热水或开水。
后两句借窗外景物议论。窗前明月同平常一样,但是有了“疏影横斜”的梅花的倩影点缀,窗前月色便迥然不同。梅花具有不少优秀的品格,如清雅、贞洁等,最突出的便是不畏寒冷。在百花凋零的寒冬,尚有数枝梅花在窗外绽放,当然能让人赏心悦目。这两句议论实际上包含着对客人的赞美,言下之意是说寒舍同平常一样,今晚因为有老朋友的到来,顿使篷壁生辉,因为老朋友像梅花一样高洁。
白居易写过一首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写寒夜招待客人,并且深受读者欢迎。两相比较,有诸多不同,白为五绝,杜为七绝;白待客以酒,杜待客以茶;白只写室内,杜兼写室外的明月与梅花。诗歌写出自己独特的地方,方有长久的生命力。
-
袁汝璧布谷布谷。新陈不相续。富家笑,贫家哭。鸤鸠因其鸣声而有许多名称,“布谷”即为
-
倚作天仙弄地仙,夸张一日抵千年。黄麻敕胜长生箓,白紵词嫌内景篇。云彩误居青琐地,风流合在紫微天。东曹渐去西垣近,鹤驾无妨更着鞭。
-
老残游记 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初集二十卷,二集九卷,外编残稿一卷。题“洪都百炼生撰”,洪都百炼生即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现存主
-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出处】唐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意思】顷刻之间画成,真是皇宫中的龙马出现,这马画得独特,将从古以来画得一般的马比得全都没有名气了。 【全诗】 《丹青引赠曹
-
清明初过酒阑珊,折得奇葩晚更妍。春色岂关吾辈事,老狂聊作座中先。醉吟不耐欹纱帽,起舞従教落酒船。结习渐消留不住,却须还与散花天。
-
江间虽炎瘴,瓜熟亦不早。柏公镇夔国,滞务兹一扫。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竹竿接嵌窦,引注来鸟道。沈浮乱水玉,爱惜如芝草。落刃嚼冰霜,开怀慰枯槁。许以秋蒂除,仍看小童抱。东陵迹芜
-
山坡羊·冬日写怀 乔吉 朝三幕四。昨非今是。 痴儿不解荣枯事。 耗家私。宠花枝。 黄金壮起荒淫志。 千百锭买张招状纸。 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毓相关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毓和萱的诗词或对联有吗,有关毓和萱的诗词或对联有吗,诗经中有无关于毓字的句子。《献王威仪》年代: 唐 作者: 储光羲入与真主言,有骑天马来。但有华清宫,不用神明台。肃肃长自闲,门静无人开。2、《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门的意象,内容包括古代诗词中门的意象,有关“门”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含义。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斗柄东回六合春,尧天历象与时新。铜壶瑞气延疏漏,青辂祥风绕画轮。云里楼台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鳞鳞。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丝柳带匀。秉籙调元功有序,在璿观妙政惟醇。仰瞻魏阙宣和会,共识皇恩子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