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过三闾大夫庙》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过三闾大夫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举进士。累官至抚州(今江西抚州)刺史、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升容管经略史,兼御史中丞。戴叔伦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作品以反映农村生活见长,为中唐新乐府诗的先声。全唐诗录其诗二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一首又二句,题四则。
诗题一作三闾庙,又作题三闾庙。三闾指楚国昭、屈、景三姓王族。屈原主管过这三姓王族的教育,被称为三闾大夫。三闾大夫庙,或简称三闾庙,是祭祀屈原的。三闾庙在今湖南芷江。该诗写诗人在经过三闾大夫庙时的感想。据清一统志,庙在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湖南汨罗境内)。
前两句写沅江和湘江里装满了屈原的怨,永远都流不完。起句中的“沅”指沅江,“湘”指湘江,都在楚国境内,流入洞庭湖。屈原曾长期被流放在这一带。所以他的作品中常提到这两个地名,如湘君中的“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次句中的“屈子”指屈原,屈原名平,为楚怀王左徒,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遭到以怀王小儿子为首的亲秦派的中伤和打击,怀王为群小所包围,走亲秦路线,放逐了屈原,而怀王本人受到欺骗,入秦而不返。楚顷襄王继位,以子兰为令尹,对秦完全采取妥协投降政策,甚至将屈原长期流放于江南。屈原见到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乃自投汨罗江而死,而楚国也逐步走向了灭亡。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诗中突出一个“怨”字,可谓恰到好处。
后两句写景,诗人将“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等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段声像资料,傍晚时分,秋风吹动着枫树林,飒飒作响。这两句诗显然也是寓情于景的,正如施补华岘佣说诗所论:此诗“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这后两句表面只写景,究竟抒发的是何种感情,未作任何说明。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作出种种理解。
此诗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将屈原之怨物质化,前两句将其变为流不尽的沅江水与湘江水。后两句又将其化作秋风,既充满着枫树林,又弥漫在广阔的大地。这样就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怨愤之情变成了可以见到、可以感触的东西。
-
《断魂枪》是一部小说,它描写了一个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这部小说在语言和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独创性。通过深入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世界。它的文采和魅力让我们无法自拔,不禁让人沉迷其中。
-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
李屏山即李纯甫。据《中州集》载:“纯甫,字之纯,弘州人。承安年间进士,仕至尚书右司都事。”《归潜志》称他“喜谈兵,慨然有经世志”“中年度其道不行,益纵酒自放”“唯以文酒为事,啸歌袒裼,出礼法外”。元好问在汴京期间,曾与他诗酒唱和,表现了同声相应、切磋与共的深厚友谊。正大八年(1131),李纯
-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极具讽刺意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具有对朝廷有讽刺意味的诗句,具有讽刺意思的古诗,具有讽刺意义的古诗词书籍啊。对朝廷有讽刺意味的诗句包括:唐代李商隐《贾生》原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译文:汉文帝求贤,宣
-
路过老街,见杂货铺门前有一只麻编的袋子,鼓囊囊地装满褐色的干叶片,像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安静地蹲在路边。我问店主,是中药吗?店主望了
-
盛氏的祖宗积德很厚,他们的子孙就举行了两次“收复失地”的盛典:一次还是在袁世凯的民国政府治下,一次就在当今国民政府治下了。 民元的时候,说盛宣怀是第一名的卖国贼,将他的家产没收了。不久,似乎是二次革命
-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大略》) 【鉴赏】 义利之辩是中
-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间。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里人还。 作品赏析原序: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