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鲍照《望庐山石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鲍照《望庐山石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鲍照

望庐山石门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霞石触风起。

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作者简介鲍照(405—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灌云县)人。出身寒微而富文学才华,因献诗临川王刘义庆,擢为侍郎,继任秣陵令、永嘉令,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xū)前参军。刘子顼谋反被赐死,鲍照也在荆州为乱军所杀。鲍照以善乐府诗闻名,所写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的生活,情感鲜明。代表作有行路难十八首,纵横挥洒,风格雄峻,表现强烈的愤世不平。有鲍参军集传世。

题解石门一名障山,位于庐山北部,离慧远所建龙泉精舍十余里。慧远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说,石门“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由于此处“悬濑险峻”,“路阻行难”,故虽有奇观而“未睹者众”。鲍照在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任临海王刘子顼(时在江州即九江)前参军时曾游庐山,故该诗大约作于此时。

简析鲍照在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虽郁郁不得志,却始终不甘隐沦,不羡神仙。该诗写庐山的高峰、长崖、潭壑、清涧、霞石、古树,而不写花草小径,亦可见其雄健奔放。“高峰插半天,长崖断千里”两句气势不凡。唐代李白受其影响,杜甫也称赞“俊逸鲍参军”,不为无故。

猜你喜欢
  • 孟浩然《夜渡湘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孟浩然夜渡湘水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涔阳何处边?作者简介孟浩然(68

  • 三品论书

    张怀瓘在书法理论上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确立了“神”、“妙”、“能”三品论书的原则,对后世的书、画理论影响甚广。《四库提要·唐朝名画录》中说:“张怀瓘作《书断》,始立神、妙、能三品之目。” 所谓“神”,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左权将军墓志》(彭德怀)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左权将军墓志》(彭德怀)

  • 屠格涅夫经典《白净草原》作品赏析|导读

    白净草原这是七月里明媚的一天,接连几个好天气后,这天的天气格外明媚。一大清早,天空澄澈空明,霞光和煦,没有如火般的灼热,柔和的光芒

  • 《东坡论书》

    《东坡论书》 宋苏轼《论书》选于《东坡集》,多为散论,历来为世所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道人等,宋四大书家(苏、黄、米、蔡)之一,在文学史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东坡未作书法专集,故后人辑其书论为《

  • 名画《洛神图》赏析

    洛神图 元·卫九鼎作 纸本水墨白描 纵九○.八厘米 横三一.八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原无自款

  • 陈仁锡《五泄瀑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陈仁锡:五泄瀑记 陈仁锡若夫五泄,发源于仙人鞋顶,结束于螺蛳大溪,自下望上,来之天末。本是一瀑,而乍起乍伏者五,每一泄相去者数里。

  • 韦应物《陪王卿郎中游南池》全诗赏析

    鹓鸿俱失侣,同为此地游。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烟草凝衰屿,星汉泛归流。林高初上月,塘深未转舟。清言屡往复,华樽始献酬。终忆秦川赏,端坐起离忧。

  • 魏禧《登雨花台》对明清易代的伤感哀痛

    魏禧是一位极富民族气节的文人。他的散文多表彰抗敌殉国和坚守志节之士,他的诗歌多抒写故国之思和国破之悲。这首《登雨花台》诗就表达了他对明清易代的伤感哀痛。

  • 表达感恩之心的古诗词(表达感恩之情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表达感恩之心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感恩之情的诗句,表达感恩的古诗词,有什么表达感恩之情的诗句。感恩之情的诗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 2、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晒旧衣》周寿昌 3、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