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玄宗,后曾出为苏州刺史,性高洁,多惠政,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静远,人比之陶渊明。有韦苏州集十卷。
题解这是作者在黄昏细雨中送别挚友李胄赴建业(今南京)时所写的赠别诗。“赋得”,分题赋诗,诗人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李胄,唐代诗人,一作李曹,又作李渭。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体现了诗人送别挚友时的无限深情。但是作者着力渲染和描绘的是与离情密切相关的景物和氛围。霏霏细雨,冥冥暮色,漠漠归帆以及钟声、浦树、鸟儿。此即融情入景,一切景物都渲染了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正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
白羊座and雙鱼座都有一颗童心,初见,就觉得对方逗趣,想把时间都给对方,就像互赠了销魂掌。 金牛座and摩羯座本都是含蓄的人,可一碰了头,相见恨晚,聊个没完。 巨蟹座and处女座当他俩触碰到对方的细腻
-
狂歌箕踞酒尊前,眼不看人面向天。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
-
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灵隐寺月夜》是一首五言古体诗。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附近有飞来峰、冷泉亭诸名胜,是西湖的游览胜地。“月夜”标题,可见这首诗描写的是灵隐寺的月夜景色。从诗中“夜寒”、“落叶”看,时间当在深秋。 首二句,“夜寒”点时间,在深
-
托姜尚之名而撰《六韬》《六韬》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是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②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③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④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⑤ 【注释】 ①酌:王质《诗总闻》:“寻诗无酌字,亦无酌意,恐‘铄’是‘灼’字。陆(德明)氏:
-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①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③,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因为没
-
高濂:西泠桥畔醉红树 高濂西泠在湖之西,桥侧为唐一庵公墓,中有枫桕数株,秋来霜红雾紫,点缀成林,影醉夕阳,鲜艳夺目。时携小艇,扶尊
-
《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叮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