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寓意
【原文】
油壁香车[1]不再逢,峡云[2]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3]中。
鱼书[4]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注释】
[1]油壁香车:油漆涂饰、用香木做成的车子。
[2]峡云:巫山之云。
[3]禁烟:指寒食节。古代风俗,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
[4]鱼书:书信。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常用鲤鱼代指书信。
【作者】
见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篇。
【赏析】
宋诗中爱情诗的数量不多,本篇就是一篇优秀的爱情诗。题目作寓意或无题,就像李商隐的无题诗,故意不写明题目。
首联写二人分别已久,他再也见不到那女子乘的油壁香车,她就像巫山的云一样来去无踪,意思虽然简单,却因为用的典故而显得飘忽又缠绵。颔联陷入了对相聚时光的回忆,两句都无动词,连缀六个名词词组而成,华美精致的庭院,如水的月光洒在洁白的梨花上,春水荡漾的池塘边,淡淡的风拂动柳枝,意境清幽,如梦似幻。颈联笔调陡落,写眼前孤寂之苦,在冷冷清清的寒食节,男主人公连日借酒浇愁以至为酒所伤。所以想托鱼书以寄衷情,但尾联的一问一答又点明欲寄无处寄的苦楚,回应首联的“不再逢”、“任西东”。
全诗用笔含蓄,言短意长,其手法有二:一是使用典故,借“油壁香车”、“峡云无迹”、鱼书寄情等典故蕴涵的丰富韵味传达哀婉的情绪。二是以景传情,颔联梦幻般的美景象征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与颈联的“萧索”形成对比,而萧索的禁烟时节也为“寂寥伤酒”渲染了气氛。
-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
-
【3228】为政智慧(郑明璋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2万字,2017年8月第1版,48元)△共十篇:1 国皆有法:①法乃治国之重器;②审时势而立法
-
宋·楼钥2(乾道六年正月)十日辛酉3,晴。四更车行五十里4,新乐县早食5。又行七十里,
-
作者: 任光文淑慧
-
李商隐兖师我骄儿, 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 固已知六七。四岁知姓名, 眼不视梨栗
-
指诗与词体不同的内在特质、格调音律与审美情趣。诗言志,适合于表达时代社会人生的重大课题,而多叙述议论的教化功能;词专言情,尤宜于发抒自我的感情,深细精美。自唐五代以来,词体妩媚柔婉,而多侧艳之作。明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遁世修道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关于修道的诗词,关于“修道”的诗词,关于“修道”的诗词。修道的诗词很多,稍微整理了一点给楼主参考,作者名字写在诗前面了 彭晓: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二首 造化潜施迹莫穷 簇成真诀指
-
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常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
《海棠·洞仙歌温园赏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晁补
-
《归田录》共二卷,是欧阳修的笔记集。成书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当时作者辞去参知政事,仅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以《归田》为名,表示了作者希望及早引退,远离官场祸患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