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江南曲》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沈括
江南曲
新秋拂雨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
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吟含晓碧。
城头鼓响日脚垂,天际笼烟锁山色。
高楼索寞临长陌,黄竹一声无北客。
时平田苦无人耕,惟有芦花满江白。
作者简介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1068—1078年)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三司使等职。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沈括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简析此诗当是作者被贬后,晚年隐居镇江时所作。这首“江南曲”与当地流行的“黄竹歌”一样,其景色空旷苍茫冷落,其曲调委婉凄苦忧伤,暗寓了诗人疾世哀时的深沉情感。
-
长忆梁王逸兴多,西园花尽兴如何。近来溽暑侵亭馆,应觉清谈胜绮罗。境入篇章高韵发,风穿号令众心和。承明欲谒先相报,愿拂朝衣逐晓珂。
-
作者: 张家顺
-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 作品赏析身觉:一作身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题技巧,内容包括语文古诗答题技巧,古诗文阅读答题技巧,古诗答题技巧及套路。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
-
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
李白《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清溪,在安徽贵池县。有上下二清溪,上清溪在贵池城东北,下清溪在城南。李白《
-
晏殊是北宋初年最具影响力的词坛大家之一,擅长小令,长于表现富贵生活的闲情雅致,语言清丽柔美,词中多能引出哲理思考。
-
【名句】千金之子 ① 坐不垂堂 ② ,百金之子不骑衡 ③ 。 【注释】①千金之子、百金之子:都是指富家之子。②坐不垂堂:不在屋檐下面坐,是防止瓦片掉下伤人。③衡:古代楼殿边上的栏杆。 【释义】千金之子
-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每选隙地居,不踏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丘中有一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处】唐李白《静夜思》 【释义】 床前是明月之光,真像是一片白霜,抬头仰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点评】远离家乡的游子,时时思念故乡。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