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葛生·《诗经》》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葛生·《诗经》》原文与赏析

诗经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这首诗就字面上看,很难断定是男的悼念妻子,还是妻子悼念丈夫。称对方为“美”,敛尸用品为“角枕”、“锦衾”,颇似男方悼念女子,可是就诗的感情细腻、思想执著上看,又极似女人悼念男子。先秦时称“美”并无性别上的指定,敛尸用品不管男女都可以用华美之物,因此毛诗疏葛生时说“言此者妇人专一,义之至,情之尽”,我们也不妨姑作如此说。

本诗是诗经中唯一可以确定为夫妇间的悼歌,写得情真意切,韵致弥足,极为难能可贵。

诗的一、二章重章复叠,写诗人到达墓地,缘景兴情。荒郊野外的墓地上,“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藤覆盖“楚”矮小的灌木。藤葛蔓延,灌木丛生,既是墓地的实景,也是诗人心境悲凉的写照。外景和内情,相互生发,相互映照,突显出诗人孤独悲怆的形象。立于荒野,诗人内心独白:“予美亡此,谁与?独处!”思想盘旋,感情翻跌。“亡”在此不作“死亡”讲,而解为“失”。还记得当时送殡至此,因此今天才追寻至此。诗人并不认为她的亲人失而不存,而觉得仿佛他暂时离去,也就提出了谁和他在一起的问题,一想到他和自己分离了,顿悟他必然独处无伴。这可以说是她想象着丈夫死后在另一世界孤身无依,也可说是顾影自怜,是自己“独处”时心灵的透光。诗人的哀思就如那藤葛,“蒙”于楚,“蔹”于野,漫延无际,交错纠缠。客观之景,内心之情,亡者之境,生者之域,融为一体。诗的第二章,和第一章同一格式,仅个别字词略有变化。“棘”和“楚”同义,“域”和“野”近义,“息”与“处”近似。以近义的词替换,固然是诗人相近感情的反复,同时“域”指墓地,较“野”更具体、更明确,诗人入野后一直踏上坟墓所在。“息”较“处”更具体,也更显其日夜无伴。第二章所写,诗人更接近墓地了,想象更深入一层,感情也更深化一步。

第三章的后面部分保留与一、二两章相同的格式。这样,“独处”、“独息”、“独旦”,就写出了由白天到黑夜.到天明的全程,以一天,写天天如此。可是这一章的前面则以“角枕粲兮,锦衾烂兮”写其入敛时的衣被,浮现出了死后装裹的情况。枕之质为“角”,其光灿然;被之料为“锦”,其彩斑斓。这些与“旦”相切,与荆葛对比。同时以丽物尸体,以绮词叙哀情,收到“加一倍”的效果。

第四、五两章同一格式。“夏之日,冬之夜”和“冬之夜,夏之日”,词序一倒,则概括一年到头,年年岁岁的漫长时间,都是死者“独”生者“孤”,百年之后到一起,彻底结束这种孤独。在诗经时代夫妇哀悼就有了“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王风·大车)的想法,后世也不乏“同穴窅冥何所望”(元稹遣悲怀),“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白居易赠内)的观念。作者对死者怀有深厚感情,死者长眠地下,她眷怀不已,认为生不能白头偕老,死后却想黄泉为伴,确可称之为“义之至,情之尽”。

这首诗没有写妇人如何悲痛欲绝,怎样呼天抢地,她表面是平静的,内心却是剧动着,其心理描写,又貌似从容淡静,实是一种不见光焰的白热,不见烟火的高温,写情至此,可谓能缕心绘肺,最能感人。

这首诗的重章方法和内在感情相偕,在诗经中也是别具一格,足见诗人构思的精妙。一、二章大同小异,显示感情的深化;一、二章与第三章大异小同,表示感情的跃进。四、五章同中有异,互补互足,既显其哀思之永,又表其坚贞不二。四、五章与前三章大异不同,进入另一层意思的叙写,而与前文感情又暗脉相通,潜流相续。二千年前的作者,有如此美好的情操,有如此精妙的诗篇,无愧为我国悼诗的滥觞,值得反复玩味的精品。

猜你喜欢
  •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雷尼埃,亨利·弗朗索瓦·约瑟夫·德作品分析

    【生卒】:1864—1936【介绍】: 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成员。他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原来准备从事外

  •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读书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认的一种乐趣,极为无福享受此种乐趣的人所羡慕。我们如把一生爱读书的人和一生不知读书的人比较一下,便能了解这一点。凡是没有读书癖好的人,就时间而言,和空间简直是等于幽囚在周遭的环境

  • 带血的古诗词大全(求一首带有血字的凄美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血的古诗词大全,内容包括古诗词中写血的诗句,求一首带有血字的凄美古诗,写"血"的古诗。【碧鸡漫志】:「脞说称[虞美人]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宣子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三军散

  • 亚楠《痴迷(组诗)》

    雨夹雪在春的呼吸中,残冬隐去了它的耳朵。一片寂静只有雨在缓慢中看见自己被时光凝固。它成为白色水的结晶体……这雨的精魂也被虚无清空而

  • 《送刘昱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

  • 完善道统论的《朱子语类》

    完善道统论的《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

  • 《教无常师,道在则是.》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无常师,道在则是。》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刘克庄《示同志》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刘克庄《示同志》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 ① 除目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②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二三子,下山未可太匆匆。 ③ 【注释】 ①栖迟:游息,居

  • 《致徐小淑绝命辞》原文|翻译|赏析

    清·秋瑾2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3。日暮穷途4,徒下新亭之泪5;残山剩水6,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