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选四)·汪元量》原文与赏析
汪元量
一掬吴山在眼中,楼台累累间青红。锦帆后夜烟江上,手抱琵琶忆故宫。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青天淡淡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
日中转柁到河间,万里羁人强自宽。此夜此歌如此酒,长安月色好谁看?
至元十七年(1280)中秋,突然有一个羽扇纶巾的人来到兵马司狱中探望文天祥,他就是南宋著名音乐家,供奉内廷的琴师,钱塘人汪元量。这位别号水云子的琴师以他的弹琴绝技知遇于度宗赵禥。临安陷落,恭帝和群臣、三宫全被元军俘虏,送到北方。元世祖忽必烈知道他是身怀绝技的乐师,宣召进宫奏乐,但律吕依旧,世事不同,他不愿重操旧业,又无法摆脱,这样在元宫中过了三年。有一天意外幸运地受到忽必烈赐为黄冠道士的诏命,这正是求之不得。从此他著道服,执羽扇,超然物外。就是这个黄冠道士,对于“亡国之苦,去国之戚”有极为痛切的感受,他用音乐来宣泄心中的愤懑,用诗歌来表达胸中的哀怨,著名的醉歌就是南宋灭亡时宫廷情况的真实纪录。在宋遗民述亡国诗中,他的九十八首湖州歌是规模最大,用朴素的语言写得最真实、具体、生动的组歌,是常为史家所引用的史诗。整个组歌从“丙子正月十有三”元军围临安时写起,直写到入元以后。现在选最有代表性的四首, 以见一斑。第一首,写被押送的南宋君臣初离临安,作者遥望吴山,产生了无限眷恋之情。诗人离开了吴山,流下一掬清泪,然而泪眼矇眬之中吴山似乎依旧在眼中,那层层叠叠的楼台亭榭间于绿树之中,不是还历历可见?我们从诗人深情的、长久的凝视中,看到了他对故国的一片痴情。下两句用示现的手法,设想以后就要由水路北上了,坐在船里,夜不能寐,面对一江烟雾,悲从中来,“手抱琵琶”犹自“忆故宫”。亡国离乡之痛,跃动于形象之中。第二首,是渡长江时所作。诗人在长江上,遥望北方,即古代燕云十六州之地,便是此行可怕的目的地。眼前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江以南还是故地,过了大江就是北方异域了。“大江东去”,流水悠悠,你可洗得尽我的苦我的忧?昔日繁华随水去,今朝苦恨比水长。水悠悠,恨悠悠,泪随江水流。抬泪眼,只见“夕阳一片寒鸦外”, 四百州大宋江山已断送敌手,江山易主之痛,痛断肝肠。这朴素平实的语言,蕴含着多少爱国情、亡国泪!第三首,他们到了淮北,当时从水路一直到淮安然后改为陆路,诗人在船中只见“青天淡淡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淮水流域既是宋金的战场,又是宋元的战场,而今,临战场,见白骨,忆往事,连宫女们都彻夜“不眠开眼坐”,激动、感伤不已,更何况听人在唱“哭襄阳”的歌谣呢?这首诗首句写凄凉之景,次句写凄凉之地,末句写凄凉之歌,唱凄凉之事,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些囚虏那一个还能安然入睡呢?第四首,是他们沿运河到了河间时写的,元至元二年改宋河间府为河间路,辖地在河北省中南部,离大都不远。这些囚虏行程万里,一路惊恐,现在终于快到目的地了,大家盼着早日摆脱押解之苦,所以“强自宽”。然而离大都越近,就是离故国越远,去国之悲就更浓重的袭来,即使“此夜此歌如此酒”,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好直说,就借唐都长安来指故都临安。今夜临安的月色该是十分好吧!可是这样美好的月色给谁看呢?我们是看不到了,也许永远看不到了。南方的遗民呢?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兴致来欣赏。那么只有那些胜利者,让他们来欣赏,可是让他们在我们的国都欣赏月色,这不正是我们的耻辱?只有爱国者,才会在远离故国、强颜欢笑的时候,念念不忘故都。这个“强”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在“亡国之苦,去国之戚”的重压下,企图暂时摆脱悲苦反而更增加了思念眷恋之苦的真实情怀。汪元量的诗都用通俗朴素的语言,如同歌谣一样明白如话地唱出来,因而在当时就拥有很多层次的读者听众,如果把九十八首湖州歌连起来,就如一部弹词——南宋哀史。-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从军的诗句辛弃疾,内容包括辛弃疾的诗句是从军的,《十五从军征》《诉衷情》《满江红》《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像辛弃疾一样的军人兼诗人3个并写出最著名的描写战争的诗句。《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
-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是绝对无法彻底跳出人文世界而超然索居的
-
《节俭谨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韩偓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等职,很受唐昭宗李晔的信
-
蛮荆鲜人秀,厥美为物怪。禽鸟得之多,山鸡禀其粹。众彩烂成文,真色不可绘。仙衣霓纷披,女锦花究n。辉华日光乱,眩转目睛惫。高田啄秋粟,下涧饮寒濑。清唳或相呼,舞影还自爱。岂知文章累,遂使网罗挂。及祸诚有
-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
-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诗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闲居在家,时年五十岁。 (2)泉眼:泉水冒出的泉孔。 (3)
-
这首诗写诗人在幽州任上与边将宴饮,描绘了萧瑟的秋景、凄凉的笳音,抒发了被贬边境后的迟暮之心和宦海浮沉的感慨。
-
此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最终以摆脱这种苦闷而展示出诗人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可分三段,第一段为前四句。开篇”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两句,直接点出积郁于心的”惆怅“。这惆怅虽仅时而出现,但对积极进取、乐观豪
-
[原文] 上 编 擒庞涓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竞。庞子攻卫□□□,将军忌[子]……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