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陈著《水龙吟牡丹有感》咏牡丹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陈著《水龙吟牡丹有感》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水龙吟牡丹有感咏牡丹诗鉴赏

陈著

好花天也多悭,放迟留做残春主。丰肌弱骨,晴娇无奈,新妆相妒。翠幕高张,玉阑低护,怕惊风雨。记年时、多少诗朋酒伴,逢花醉、簪花舞。那料无情光景,到如今,水流云去。残枝剩叶,依依如梦,不堪相觑。心事谁知,牡鹃饶舌,自能分诉。日西斜,烟草凄凄,望断洛阳何处。

正如题目所言,此词既是咏花,也是“有感”,但花时不同,“感”亦有别:上片写花发花盛,衬的便是诗朋酒伴的乐事;下片写花凋谢飘零,衬的便是不堪瞩目的凄凉之情。这是大的区别。再看具体而微的描写。

上片起笔:“好花天也多悭,放迟留做残春主。”好花本该在春浓日暖之时开放,而老天爷非常悭吝,偏偏要留到春末,让她来主持这暮春的残局。因为爱花,竟至于替花来打抱不平,这比他另一首同韵咏牡丹的词要高明得多,那一首开头说:“百花开遍园林,又春归也谁为主?”然后再写牡丹,便觉费力。再看写花,此词说:“丰肌弱骨,晴娇无奈,新妆相妒。”另一首则说:“深黄浅紫,娇红腻白,他谁能妒?”后者写黄、紫、红、白,难免有罗列板滞之嫌,而且是同其它的花相对比,得出“他谁能妒”的结论,此时别的花都已凋谢,谁还能妒呢?这也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的味道。而这首词用“丰肌弱骨”写其花繁叶茂茎梗为花、叶所掩。“晴娇无奈”写其在晴日下娇慵无奈的神态,这些都是后者所无;而后者写花颜色的十二个字却尽含在“新妆相妒”四字之中了,牡丹各出“新妆”(黄、紫、红、白自然包容其中),争艳斗奇,顿生出一片热闹的生机。

“翠幕高张,王阑低护,怕惊风雨。”写护花。张起翠绿色罗幕,架起阑干,生怕风雨摧折了牡丹,一片惜花之情。“记年时,多少诗朋酒伴,逢花醉,簪花舞。”写赏花、醉花。赏花而至于逢花即饮,饮而至于沉醉,而至于簪花于头婆娑起舞,可见其嗜花的狂态了。

过片笔锋斗转:“那料无情光景,到如今、水流云去。”哪里料到那些美好的时光绚丽的景色却象流水飞云一样无情地舍我而去了。直是一落千丈!上片渲染的越热烈,下片就越显得凄冷,这是反承。紧接着“水流云去”的语意继续写落花:“残枝剩叶,依依如梦,不堪相觑。”因为风吹花落,仅剩茎叶,所以说是“残枝剩叶”,不敢看这景象,其实是怕勾起往事,所以这里也就不纯是惜花之情了。这一点在后面几句中说得就更为显豁。“心事谁知,杜鹃饶舌,自能分诉。”杜鹃怎么能“分诉”牡丹的“心事”呢?原来相传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其声凄厉,似劝行人归去。因为花谢花飞离开了本根,所以才有这一设想,但也是隐含着人意。据历史记载,陈著是宝祐四年(公元1257年)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得罪了当时的权奸贾似道,又改任临安通判。这里自然是包含着作者的感慨,只不过比较隐晦而已。末尾三句以景作结:“日西斜,烟草凄凄,望断洛阳何处。”在一抹落日里,在一片烟草凄迷的景色中,朝洛阳方向望啊望,洛阳在哪里呢? 自唐以来牡丹以洛阳为盛,这里是因花而及,并非真的向洛阳远眺,因为当时的洛阳并不在南宋王朝手中。读这几句总觉得其中隐隐约约还有点什么没说出来,但作者既然不明说,也就只好交给历史吧。

猜你喜欢
  • 《梦中作赏析》

    这首诗题为“梦中作”,诗人凭借梦中稍纵即逝的霎时间的清灵的感觉,结合平时的心志,自然倾吐而出,如奔泉之出山,清风之振叶。故诗境特奇,非寻常笔墨所能企及。   前半“天际乌云”两句,表面上写雨后新晴景象,实质是针对时事而发,语意双关,自然

  •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吴文英《夜合花》鉴赏

    夜合花 【宋】吴文英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 词韵窄,酒杯长。 翦蜡花、壶箭催忙。 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 刘禹锡《鹤叹二首》全诗赏析

    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谁怜好风月,邻舍夜吹笙。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

  • 白居易《村夜》全诗赏析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出处】唐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意思】沿着清幽的山径一路寻来,绿苔上还印着踏过的屐痕。 【全诗】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

  • 《三国志人物传》译文与赏析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记载东汉末至西晋初约百余年的历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于蜀汉任职,蜀汉灭

  • 老舍《想北平》原文|鉴赏|解读

    老舍《想北平》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

  • 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全诗赏析

    秋日萧韦逝,淮王报峡中。少年疑柱史,多术怪仙公。不但时人惜,只应吾道穷。一哀侵疾病,相识自儿童。处处邻家笛,飘飘客子蓬。强吟怀旧赋,已作白头翁。 作品赏析鹤注编在大历元年。秋日萧韦逝,淮王报峡

  • 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赏析》

    【原题】: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