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临江仙探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临江仙探梅咏梅花诗鉴赏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这是一首咏梅词。为双调小令,分上、下两片。
起句“老去惜花心已懒”,言明主人公已近年老,加上精力不济,已无心惜花了。词人并非不喜爱花,只是其抗金主张得不到采纳之不可名状的苦闷,才有些心灰意冷了。次句笔锋一转,“爱梅犹绕江村”。尽管惆怅无绪,然爱梅之心尚存,还要绕着江村去找寻。这里表明主人公此时或许不愿看到别的花,但是那傲雪凌霜的梅花却是令人神往的。所以,主人公一扫倦怠,宁愿拼着“老”而又“懒”的身心去探寻梅花。一个“绕”字,就把主人公对梅的热切向往和执着的追求之态表露无遗。为了找到自己偏爱的梅花,不惜绕道费时,不畏小路崎岖,其情感人,其景动人。这也可以理解为词人那种图大业而不倦地追求,探索精神的写照。在这里,作者不仅将梅花和他花相对,以显其别具品格;而且一反一正,先说一意,接着随即一转,点出了其真正意图所在,以期引起关注。并以此两句统领全词。
“一枝先破玉溪春”,是说在山村外的玉溪河边,终于寻到了主人公所渴慕的梅花。虽然只有一枝开放,却已经给玉溪带来了春意。在这残冬的季节里,无疑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里词人所刻意表现的是独有“一枝”意蕴深长。“一枝”虽得益于唐代诗人张渭的“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但较之张句笔力更为简劲。而且着一“破”字,则意境皆出。“破”字用得形象、传神,奇巧、醒目,给整首词带来了动感,应为全词的词眼。它表明梅花不畏严寒,在霜雪的威逼面前,它顽强地破苞而放,独显风情,向自然界报告着春天的讯息。虽仅有一枝,但不久就会有千枝万枝,各式各样的花朵展现出春天的美景,但词人并没有照此下笔,而是把眼光面对梅花本身,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这笑春的梅花,不象其他花那样媚人,却似雪花一般洁白纯真。词人没有形象的描绘,更无浓脂重彩的涂抹,而是直抒胸臆。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只是梅的冰雪之姿,梅的傲霜斗雪的本性;而无丝毫一般花朵的柔媚之貌,艳丽之态。只两句,便勾勒出了梅之神韵,梅之魂灵。至此,梅的精神境界全出。
词人在过片以“剩向空山餐秀色”开始,笔锋一转,另起一意。把视野扩展开去,更向远处的青山尽情欣赏秀美的景色。“剩”为尽意。此句并非题外之笔,而是以秀色可餐的美景给梅作衬,并从中“为渠著句清新”。“渠”在这里指梅花。词人深为梅花所动,一心要寻求最为清新美妙的句子来表现它、赞美它,从而将自己的情感也融入其中了。
第三句宕开一笔,写梅的前后左右,“竹根流水带溪云”。竹林下的潺潺流水带走了水上的浮云,呈现出一派烟水迷漓的景致。用一个“带”字,给人以流动、和谐之感,且有想象的余地,很有些风韵。这句看似闲笔,实则还有承上转下的作用。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该回转去了。可是,“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面对如此佳景胜境,怎不令人陶醉?主人公沉醉于如此美妙之境,竟留连忘返,忘记了时间和回归,转眼已到黄昏,只好抱着残醉缓步而返。“归路月黄昏”句,显然受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句的启发。“月黄昏”指月色在黄昏时的朦胧景致。月亮出来了,天已近黄昏,空中浮动着梅花的香气。月色朦胧,加之已醉眼恍忽,梅香也似若有若无,因而,对归途之景物,自然不再记省。主人公因探梅而醉,又由醉而归。人与梅,人之心与梅之神相通,物我莫辨,合而为一。此乃“浑不记”的含义之所在。无疑,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在此中得到了升华。读者也已领悟于心。全词以此句作结。起句以出村寻梅开始,最后以踏月而返结束,首尾意脉相合,结句和起句互应,连贯而不自流,完整而不失意蕴,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笔力之深厚。
-
做梦,是自由的,说梦,就不自由。做梦,是做真梦的,说梦,就难免说谎。 大年初一,就得到一本《东方杂志》新年特大号,临末有“新年的梦想”,问的是“梦想中的未来中国”和“个人生活”,答的有一百四十多人。记
-
国学名句“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出处和解释
【名句】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 语出汉代徐干《中论·亡国》。如果能抓住贤才的心,即使相隔万里也像是近在咫尺;如果不能抓住贤才的心,即使同盖一条被子也像是天各一方。说明笼络贤才最要紧的是
-
《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红楼梦》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
-
蔡肇 鸿雁归时水拍天,平冈老木尚寒烟。 付君余地安渔艇,乞我寒江听雨眠。 蔡肇(?—1119),宋代诗人。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徽宗朝,历官户部、吏部员外郎,兼修国
-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熏若春日气,皎如秋水光。可洗机巧心,可荡尘垢肠。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觞。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夤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身闲心无事,白日为我长。我若未忘
-
华岳汉将假帝为真帝,齐乞真王作假王。大抵纪韩皆是信,不知谁短又谁长。华岳(1225前后)
-
词的上片写“老大逢春”的情绪。开拍三句,写春社时节,风和日暖,春光明媚,清波悠远,杨柳依依,青草繁茂。这是芳春景色,生趣盎然,令人振奋。然而词人却恰恰相反,精神并不蓣奋,甚至情绪消沉。原因是:“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逢春”是触媒,“
-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作者】:李白【年代】:唐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赏析】: 李白到永王幕府以后,踌躇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