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榴花》咏石榴诗赏析
石榴·榴花咏石榴诗鉴赏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榴花,即石榴花。石榴,汉武帝时张骞自西域城国安石榴传入内地,故名安石榴。原产伊朗及其附近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夏日开花,花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果实如球形,熟则色红而开裂。根皮都可入药,又有丹若、涂林等名。据西京杂记载:“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安石榴十株。”尔雅翼:“石榴,或云本生西域,张骞使外国得之。”古人咏石榴诗文很多。梁元帝有赋得石榴诗描述石榴的出处与花叶果形象生动。“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燃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栽。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晋·潘尼安石榴赋称“安石榴者天下奇树,九州之名果。”到了唐代,很少见咏于初唐诗人笔下,到中唐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篇什中才重现异彩。元稹感石榴二十韵说:“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酸辛犯葱岭,惟悴涉龙沙。初到标珍木,多来比乱麻。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可见,随着时代变迁,石榴也由上苑珍品,流落民间为可见之物。
韩愈这首咏石榴花诗系题张十一署旅舍三咏中之一。约作于元和元月五月江陵。当时韩愈被贬为江陵法曹参军。诗的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描绘的是五月间,石榴花开,一片火红,鲜艳夺目,盛开榴花同时也有衰而落者,在枝叶间不时地可以看到花落而后开始坐果的“子初成”。这正是由花而果的转换时期。“可怜此地无车马”语气由平缓叙述转而为长声叹息。可惜可叹这般美好景象无人前来观赏。“颠倒青苔落绛英”。七零八落的红红石榴花颠倒在青青苔藓之上,无声无息。题目曰榴花,第一句中虽有“子初成”,但“落绛英”一语又照应首句中榴花,可以说语意完足。
-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臂
-
元
-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余习至今存。五十之年
-
《水调歌头 泛湘江》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①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②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③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④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⑤ 湘妃起舞一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
-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山河:山曲。指坟墓所在。
-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主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原诗今译】 早朝一封奏疏,触怒九重天子的暴怒, 傍晚降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