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点绛唇寒香水仙》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点绛唇寒香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王十朋
清夜深深,携来深院柔枝小。俪兰开巧。雪里乘风袅。温室寒祛,旖旎仙姿早。 看成好。 花仙欢笑,不管年华老。
水仙,六朝时人们称之为雅蒜,在我国历史悠久。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于初春在叶中抽一茎,茎头开花数朵。色白圆如酒杯。上有五尖,中承黄心,宛然杯盏之样,故有金盏银台之名(见洛阳花木记)。其花莹韵,其香清幽。目前我国栽培的大约有七、八种。有围裙水仙、仙客来水仙、黄水仙、明星水仙、三蕊水仙、丁香水仙、红口水仙,还有一种法国水仙。各有各的特色。在宋代,水仙已经比较广泛地栽培,在文人的诗词之中,更多见以此花为题材的作品。王十朋此作只是其中之一。
“清夜深深,携来深院柔枝小。”开头这两句词主要在写雪夜之时水仙花的情形:首句点出当时的时间和气候环境:北风清冷,夜色沉沉,说明时节还处于冬末春初的清寒料峭之时,况且又值夜晚,所以环境并不太好。此时水仙花什么情形呢?词人把它“携来深院”,加以保护之时见它“柔枝小”,似乎弱不禁寒。接下两句:“俪兰开巧,雪里乘风袅。”具体描绘水仙之态和它的芳香。“俪兰”是水仙的别称。广群芳谱一书中说:“三余帖载:‘和气旁薄,阴阳得理,则配玄荣于庭。’配玄即水仙花也。一名俪兰,一曰女星,散为配玄。”“开巧”言其花美。水仙“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杨万里水仙),那柔美之态,轻盈之姿,洁白之色,“燕婉中度、不浓不纤”(高似孙水仙花后赋有序,确实生得巧、开得巧。后一句直扣题目中“寒香”二字,着力描写。首先,词人点出水仙所处的环境是“雪里”,寒夜本已无比清凉,又加冷雪,再有冷风,这就可见其香之“寒”之冷了。在雪夜之中它只能“乘风袅”,微香缕缕,袅袅不绝。
词的下片,环境变了,写水仙花在温室中的情状,头两句写道:“温室寒祛,旖旎仙姿早。”首句描写环境。“祛”即去的意思。温室之内,温度适宜,没有寒气,因此水仙便“旖旎仙姿早”了。“旖旎”是轻盈柔顺之态。索隐:“旖旎,阿(婀)那(娜)也。”“仙姿”是说水仙姿态之美,是天造之奇,如刘邦直所说:“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送水仙)。“早”字点明处在温室之中的水仙由于环境好所以便早开花的情况。
词的最后三句是词人自述欣赏水仙花时自己忘情的情况:“看成好,花仙欢笑,不管年华老。”水仙花“莹浸玉洁,秀含兰馨,清明兮如阆风剪雪,皎净兮如瑶池之宿月”(高似孙水仙花后赋有序,欣赏起来,确实美丽动人,因此词人称之为“好”是自然的,这是词人的真实感受。词人面对这“欢笑”的“花仙”,不禁心花怒放,畅快至极,处在这种快慰的情绪之中,那还顾及其他。因此词人才自称“不管年华老”,大有乘时行乐的意味。
这首词从雪夜和温室两个不同环境去描写水仙花的美态和清香,绐人的印象较深。描写环境和描摹物态也比较具体、生动,不过物与人、情与景的结合并不紧密,艺术感染力还不够强。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洛川真气上,重泉惠政融。含章光后烈,继武嗣前雄。与善良难验,生涯忽易穷。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钱满荒阶绿,尘浮虚帐红。夏馀将宿草,秋近未惊蓬。烟晦泉门闭,日尽夜台空。谁堪孤陇外,独听白杨风。
-
这也是一首春闺怨词,它的写法新颖别致,把闺中人的怨情表现得十分婉转生动。上片写深院独居的女子想念意中人的痴迷之状:庭间燕子的鸣叫声明亮而清脆,像是又在传播她所盼望中的意中人归来的好消息。燕子每次报告的这个消息都不可靠,于是女子懒得听、不
-
楚人有两妻者,人誂 ① 其长者,〔长者〕詈 ② 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 ③ 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 ④ 汝,汝何为取长者?”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端午节的长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一定要长,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端 午 [唐] 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 午 [唐] 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名言: 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注释: 末年: 晚年。当缘: 定因。通审: 通达、明察。志气: 心志和气度。不激不厉: 不激烈。厉: 激烈。风规: 风度、品
-
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本书卷一《竹
-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亚司河海
-
杨慎《记苏堤始末》 杨慎 东坡先生在杭州、颖州、许州,皆开西湖,而杭湖之功尤伟。其诗云:“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诚诗史也,而
-
霜雪皎素丝,何意坠墨池。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女工再三叹,委弃当此时。岁寒虽无褐,机杼谁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