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僧院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僧院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叶薄风才倚,枝轻雾不胜。
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
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
倾城惟待笑,要裂几多缯。
唐人写牡丹之诗太多了,就是这“僧院牡丹”也不止李商隐这一首,陈标就有僧院牡丹一诗:“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晚霞。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除此之外,盛唐诗人吴融也早写过僧院牡丹诗二首,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写出。
关于李商隐这首诗的主要思想及写作目的暂时还没有确论。清人冯浩说它“颇难猝解,盖刺僧之隐事也。首言其人娇小;次以避客反托依僧,‘色浅’谓不便浓妆;五、六写其时地:裂缯似只取‘妹嬉”二字,谓伪讬眷属,或言其惟不敢狂笑也。此种尖薄,大伤诗教。”不过他这种说法没有充分根据,还属臆度,不能令人信服。这首诗主要是咏物,只有最后两句略含讽意。
诗的开头一联着重描写僧院牡丹的枝叶:首句写叶,极言其薄,说它薄到“风才倚”的程度,“才”,仅仅,意思是它那薄薄的叶片仅仅禁得住风,差一点就不行了。次句着重写牡丹花枝,主要说它太轻,轻得几乎在雾气中都停不住了,要被浮起来了。由这两句,人们可知此牡丹十分平常,枝轻叶薄,并不突出。三、四两句又接着描写它开得过早,颜色浅淡:“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前句“开先”即说明它开花之早,开时人们都不知道,因此使人觉得它好象有意“避客”,不愿让人观赏。再看它的颜色,也没有其他牡丹那样浓丽的姿彩,浅淡得很。诗人探究其中原因,认为是“依僧”的结果,僧人处清净之域,过素淡生活,又澹泊世事,这僧院牡丹似乎也受此影响,变得浅淡而无光彩了。
那么,这僧院牡丹究竟是何种浅淡之色呢? 诗人在五、六两句中作了具体的描写:“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这两句诗便把僧院牡丹之色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前句是形容白牡丹,“粉壁”即谓其色白,看上去花蕊同白粉壁一样。“正荡水”是写光,说那白牡丹的花瓣上闪着水一样的光,通过这光与色的描写,人们自然领会到这白牡丹实在平淡无奇。后一句形容黄牡丹:“缃”即浅黄色,“帏”即帏幔,浅黄色的帏幔刚刚在灯光下卷起,这是形容花瓣上现出的淡淡光彩,所以,从颜色上看,这牡丹也无特异之处,浅淡得很。
僧院牡丹叶薄枝轻,颜色浅淡,看来是没有什么可赏的了,诗一至此,似乎不能再继了,可结尾处诗人笔锋一转:“倾城惟待笑,要裂几多缯。”又翻出新的意境:“倾城”原指美女之貌,即“倾国倾城”之意。此处用来形容花美。这僧院牡丹之美表现在哪里呢?诗人说“惟待笑”,“待美”指那含苞未开得牡丹,古人常称花开为“笑”,“倾城惟待笑”意思是只有那含苞未开的牡丹是最为美丽、最为可爱的,如同那倾国倾城的美女。“缯”是丝织物的总称,古谓之帛,这两句诗是用典,帝王世纪一书中载:“妹喜(夏桀之妃,有施氏之女。有施氏原为喜姓,相传有施氏为桀所败,因进妹喜于桀,受到宠爱)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此处诗人把牡丹人格化了,说那含苞未放的牡丹如同美女妹喜一样美,人一见之,不知要为之耗费多少丝帛了。这两句诗虽然突出了未放牡丹之美,但也不无讥诮之意,对当时过重牡丹的风气是有所贬斥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多受指责,纪昀说“起二句似咏柳,后六句,句句拙恶,七八尤不称僧院”(见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今人叶葱奇先生说“这一评论一点不错。这篇比‘锦帏初卷卫夫人’一首真相去万里,若出两手了。”此诗在艺术上可以称道之处是很少,但纪昀之评则贬得太过。此诗比“锦帏初卷卫夫人”那一首咏牡丹的七律当然不如,不过并非一无是处,如“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等中间几句在状物上还是有些特色的,不能一概抹煞。
-
名言: 但悲时易失,四序迭相侵。 注释: 但: 只, 四序: 指春、夏、秋、冬四季。迭: 连续。侵: 推移。 句意: 只伤心时光太容易消失, 一年四季相继而去不再复回。 出处: 唐·韩愈《幽怀》
-
名言: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更种花。 注释: 令公: 指当时的宰相裴度裴令公。桃李: 古人以桃李结子多, 比喻培养的学生和推荐的人才众多。 句意: 令公您已弟子满天下了, 何必在堂前再栽什么花呢
-
劫风火起烧荒宅,苦海波生荡破船。力小无因救焚溺,清凉山下且安禅。
-
再论民族固有道德 邹韬奋以前说过了“忠”,现在再说“孝”。中山先生提倡忠孝,自然并不是指愚忠愚孝,而是指广义
-
《诉衷情》 年代:宋作者:柳永 一声画角日四曛。 催促掩朱门。 不堪更倚危阑,肠断已消魂。 年渐晚,雁空频。 问无因。 思心欲碎,愁泪难收,又是黄昏。
-
象服盛簪珥,岂是邢夫人。敝衣破冠履,可怜范叔贫。君看崔员外,晚就观国宾。当年颇赫赫,翁媪争为姻。?事见退之《赠崔员外诗》。?蹭蹬阻风水,横斜挂边垠。青衫映白发,今似梅子真。道存百无害,甘守吴市闉。自言
-
《阊门即事》其诗共四联,首联指川阊门作为“人间乐土”吴中之“雄”的重要地位。颔联、颈联极写吴中市井繁华,从青楼文化、水路贸易、商品经济和文化交流叫个角度工笔描绘了阊门一带繁荣的景象。尾联说道,即便是画师也很难描绘出阊门这样的繁浓,其实店伯虎自己便是画师,如此写更能写出景象之繁华难书。间乐土是吴中,
-
国学名句“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臣子不发表意见我认为这是“哑”,国君听不到下面的意见我认为这是“聋”,又“聋”又“哑”,是危害国家的。说
-
名言: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注释: 立爱: 培养起爱心。家邦: 指诸侯、大夫的家与领地。 句意: 只有在亲人中培养起爱心, 在对长辈的相处中培养起敬老的道德, 在自己的家国实行,
-
朝骋鹜乎书林兮,夕翱翱乎艺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朝骋鹜乎书林兮,夕翱翱乎艺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