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咏牡丹诗鉴赏
辛弃疾
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欲笑还愁羞不语,惟有倾城娇韵。翠盖风流,牙签名字,旧赏那堪省。天香染露,晓来衣润谁整? 最爱弄玉团酥,就中一朵,曾入扬州咏。华屋金盘人未醒,燕子飞来春尽。最忆当年,沉香亭北,无限春风恨。醉中休问,夜深花睡香冷。
牡丹名贵,而白牡丹则更为天然绝色。古来咏牡丹诗词浩繁,而描写白牡丹之作却不甚多见,而其间的精品便更少了。如欧阳修笔下的白牡丹“蟾精雪魄朵云美,春入香腴一夜开。宿露枝头藏玉块,暖风庭面倒银杯。”绘形绘色,粹容涵映,语虽工,然意犹不及,未尽其妙;而王建的同于汝锡赏白牡丹,描写虽然细腻,却没有较深的意韵。辛弃疾的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则综合二者之长,既写出了白牡丹的绝艳,又意蕴悠长。
这首词以“对花何似?”这一问句开篇,引发出对白牡丹的详尽描绘。“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来比喻白牡丹。相传,孙子以兵法见吴王,吴王出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试为孙子所言兵阵。应用到此处,赋白牡丹于人格,使之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接着便以此为主体,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写她的娇美:“欲笑还愁羞不语,惟有倾城娇韵。”将白牡丹的娇韵刻画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写她的洁白,如“翠盖风流,牙签名字,旧赏那堪省。”洁白之中蕴含着无限风情,这是昔日所未曾察看到的。这纯洁无暇的美,怎能不令人倾心!写她的芳香,则“天香染露,晓来衣润谁整?”使我们仿佛嗅到了这沁人心脾的香润。从开篇开始描绘起至此,作者一直采用拟人的手法,使人感到可观可触可闻,如身临其境。
下阙则着重描述人们对白牡丹的喜爱,并由此映衬白牡丹的名贵。作者直抒胸臆:“最爱弄玉团酥。”这里的“弄玉”、“团酥”是白牡丹的两个种类。词中引用了云溪友议所载的唐人崔涯赠给名妓李端端一诗的名句:“扬州近日浑成诧,一朵能行白牡丹,”借以表达对白牡丹的挚爱。而用“华屋”、“金盘”来贮花,则更烘托出白牡丹的名贵。“最忆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于沉香亭前月夜赏牡丹,命李龟年执金花笺宣赐李白。李白进清平调词三首中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两句。辛弃疾在本词中加以借用,把人带入白牡丹所形成的一种奇异的氛围中,使人为之陶醉。最后以“醉中休问,夜深花睡香冷”作为结句,更体现作者对白牡丹的惜爱之情。语意几经转折,层层深入,最后托出“花睡香冷”时恋恋不舍之情,淡淡几笔,借将惜花之痴写得委婉深致,格外动人,足见作者手法之妙。
全词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笔触细腻,余韵无穷。
-
想起锅灶在乡村,家家都有灶屋,那是烧锅做饭的地方,城里人称之为厨房。不过,还是灶屋听起来显得实在、质朴,说话间心里就暖暖的,不像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和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读古诗关与“送别情的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小学生必背古诗72首。《长歌行》汉代: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
风竹松烟昼掩关,意中长似在深山。无人不怪长安住,何独朝朝暮暮闲?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作品赏析【注释】:薄宦,小官;梗犹泛,意指自己象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简析】:这是一首哲理诗,借物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秋写月亮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写中秋月亮的诗句古诗,描写中秋节月亮的古诗,描写中秋节月亮的诗句。《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月下独酌》唐.李白
-
仙吕·一半儿关汉卿 碧沙窗外静无人[二],跪在床前心忙要亲[三].骂了个负心回转身[四].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五]. 【注释】 [一]仙吕,宫声七调之一,一半儿,是仙吕
-
微雨不滑道,断云疏复行。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秋日新沾影,寒江旧落声。柴扉临野碓,半得捣香粳。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暮秋沾物冷,今日过云迟。上马迥休出,看鸥坐不辞。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幔物色岁将
-
大唐盛世的长安,太华丽,太霸气,所以能被岁月记住的,永远都是有着同样华丽与霸气的,人影幢幢中的鲜衣怒马,而非寂寞巷尾的踽踽独行。上官婉儿属于前者,她未出世就注定非平常人。
-
贺铸《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开头三句写离情
-
茶事以茶闹出过许多事来:我的家乡不产茶,人渴了就都喝生水。生水是用泉盛着的,冬天里泉口白腾腾冒热气,夏季里水却凉得渗牙。大人们在麦